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方面就是讓南京和北京以及南方各都督認為國民軍是受害者,並沒有主動吞併浙北之意圖。
至於別人信不信,那就是另外一回事的。
陳敬雲發通電博取同情,人家朱瑞也不傻,當天夜裡也是發表了一封通電,控訴陳敬雲這個獨裁大軍閥,縱容手下的國民軍禍害浙江民眾,幷包庇反革命分子陳儀、軍事獨裁頭子蔣尊簋、漢奸蔣方震。並且夥同這些人於今天下午襲擊了浙軍省軍,然而被浙江省軍堅決擊退。
這還不算,當天夜裡福州和杭州兩方面相繼發表通電加起來七八封之多,而且每一封都是大長篇,讓各個電報房的電報員們恨得直罵娘,有本事打你們的去,幹嘛用電報吵架啊,你們不累我還嫌累呢。
可是看在發通電那不菲的費用上,電報局可是不管下面電報員的辛苦的。要知道,這年頭髮一封通電可不是個小數目。通電嘛,不長不足以顯氣勢,不廣不足以顯威能,首先是長短,按字算錢的電報可是相當貴的,以上文的陳敬雲第一封通電舉例,字數大約千字不到,然後廣發全國各地主要報館城市等重要地區,發這一封通電大約需要一萬五千左右,這還是政府的半價,如果是私人發那就得三萬元。後續福州又連續派發了三封電報,字數是一封比一封多,一夜四封通電下來,費用高達七八萬之多,這筆錢可以買上一個中型紡織廠了。
這也是後半夜裡朱瑞沒繼續跟著陳敬雲繼續用通電展開罵戰的原因,不是不想罵了,而是罵不起了!
而這一夜,陳敬雲和朱瑞加起來一共發了7封通電,被人視為民國電報史上空前絕後之例子。
這些通電在普通人看來就是熱鬧,而在內行人看來就是門道了。雙方這通電罵戰一開,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浙江和福建開戰了,準確的說是陳敬雲和朱瑞開戰了,次日裡全國各大報紙的頭條几乎都印著:閩浙大戰已起。
而各個報紙的報道幾乎都帶有主觀性質,比如北方的一些報紙就有著很明顯的嘲笑語氣:昨日同盟會爆發內戰,兩軍閥互罵軍閥
而南方的報紙就顯得沒有那麼統一的了,有些支援陳敬雲的,有些支援朱瑞的,有些則是呼籲停戰的,但是說根到底,他們也只是嘴上說說,不管是什麼評論往深了看都能發現同一個觀點:關我們屁事!
至於福建內部,卻是在軍政府的主動宣傳下,幾乎統一性的支援國民軍和陳敬雲,國社黨的黨員們甚至組織了數場遊行,呼籲社會各界捐款,購買更多的槍械大炮用以‘解放’正在遭受軍閥殘暴統治的浙江民眾!
如此罵戰進行時,林肇民也帶著暫編第一軍的司令部團隊乘高速客輪抵達紹興,隨後陳敬雲正式命令國民軍第一師、第二師、警衛師第一團歸屬暫編第一軍統轄。
第一卷 第一百一十一章 嚴苛軍法
暫編第一軍司令部團隊的抵達,宣佈著國民軍在浙北地區的大規模軍事行動終於有了一個直屬指揮機構,而不是像以前那樣依靠福州的司令部來遙控指揮。
五月十九號上午,暫編第一軍司令部以軍參謀部的名義下發第一號軍令,命令第二師加速趕赴杭州的同時派遣一個團輕裝急行軍,緊急支援第一師。
隨後林肇民帶著參謀部相關人員前往杭州前線。
第一師師部內,第一師的一眾高階軍官相繼走入會議室,這些國民軍的高階軍官們全部穿著燙得筆直的軍官禮服,,腳踏長筒皮鞋,頭髮無一例外上了髮油看起來油亮油亮的,手上也都全部戴著白色手套,腰間掛著軍官佩刀,手槍。
最開始建軍時,國民軍高階軍官對儀表就非常注重,尤其是袁方等幾個人更是天天穿著軍官禮服,戴著白色手套,然而慢慢的全軍也都是學了起來,雖然沒有明確規定,但是所有正式場合下軍官們都是穿戴整齊,這大半年下來後軍官們對正式場合的穿戴甚至到了一種病態的地步,比起北洋、日軍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這樣一來,幾乎所有外人眼中的國民軍軍官們都是常年穿著帥氣軍服,一個個都是英俊非凡,幾乎所有報紙和外傳的照片上國民軍的軍官們都是給人一種更俊朗,更具有威嚴的感覺,甚至國內不少的年輕人為了國民軍一身好看的軍服而特地跑到福建來投軍,從這一點來說,國民軍軍官們對穿著的病態執著也不是沒有好處的。
當然,壞處也一籮筐,比如昨天和朱瑞第二師交戰中,就有個上尉穿著晃眼無比的軍官禮服上前督戰,然後被對面的朱瑞第二師的十幾個槍手瞄準,最後成功的成為第一個陣亡的國民軍軍官。
有了這樣的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