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裁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些老式穿甲彈了,中國陸軍駐紮在歐洲的反裝甲部隊使用的都是新銳的彈種,普通材料製作的穿甲彈是空心被冒穿甲彈(APCBC),而用特殊材料也就是鎢合金製造的次口徑脫殼穿甲彈(APDS)。
按照中國陸軍制定的反裝甲交戰手冊,己方坦克如果是遇上敵軍的重型裝甲目標,比如德軍的虎王、虎式、蘇俄的IS2,KV系列以及美國的M26坦克,可以使用APDS穿甲彈。而遇上的是普通目標,比如蘇俄的T34,德國的四號、豹式以及美國的M4等坦克,則是不必使用價格昂貴的APDS,使用普通合金鋼製造的APCBC穿甲彈。
但是實戰當中,中國陸軍的反裝甲人員卻是很少使用APCBC穿甲彈,一發現目標不管三七二十一,基本上就直接上鎢合金APDS穿甲彈了。
造成這種原因的理由非常簡單,因為坦克之間的交戰,如果遠距離還好,但如果是中近距離交戰的話,那麼最重要的就是首炮的命中,也就是說第一炮就必須擊中而且摧毀敵人,不然的話死的就是自己。那些坦克乘員也都是怕死的,可不願意第一炮因為使用普通炮彈而導致沒有摧毀目標,至於APDS價格昂貴,那就不是他們所考慮的問題了,反正用了都能夠及時補充上,不用白不用。
陸軍高層對這種情況也是無可奈何,總不能硬性規定不能用,或者從補給上限制APDS炮彈的供應吧!再者,中國你陸軍的APDS炮彈價格雖然比普通彈要貴很多,但是和英美的蘇這些國家比起來,價格就不值一提了。
1942年期間的鎢礦砂價格已經比戰前上漲了足足十多倍,而且這個價格在各國普通應用APDS或APCR穿甲彈後價格攀升的更高,加上中國不但限制自己的鎢礦出口,更加限制東南亞的緬甸,泰國等國家的鎢礦出口,就更加讓世界市場上的鎢礦砂緊缺了,到1945年的今天,鎢礦砂價格已經比戰前足足上漲了三十多倍,而且你有錢還買不到。鎢礦砂的價格上漲可是讓西班牙和葡萄牙賺翻了,因為這兩個國家乃是歐洲中立國家當中的主要鎢礦出口國,乃是二戰期間軸心國和英國的主要鎢礦供應國家。
二戰期間,除中國外其他各國的鎢礦砂供應情況一直都是非常緊缺的,美國和蘇俄的鎢礦供應主要依靠自身,英國主要依靠殖民地供應,而德國依靠戰前向中國進口的戰略儲備,同時向葡萄牙和西班牙進口一部分鎢礦。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們的鎢礦產量供應他們的工業消耗是足夠了,但如果說要用來大規模生產穿甲彈那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情,美國在二戰中拼命增加自身的鎢礦產量,現今一年也不過五千來噸產量而已,英國在各大殖民地所能夠獲得的鎢礦大約是四千噸左右,蘇俄因為沒有中亞和西伯利亞,所以只有一兩千噸的產量。德國就更少了一年只能從西班牙或葡萄牙甚至中國進口鎢礦,在1944年期間一年能夠獲得的產量不足千噸。也就是說,盟國和軸心國以及蘇聯這三大軍事集團在全球範圍內所能夠獲得的鎢礦大約只有一萬五千噸左右。
然而同時期裡中國的每年的鎢礦產量是多少呢,1944年中國國內、西伯利亞、中亞等地區加起來的鎢礦產量是二十五萬噸。同時中國控制下的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加起來約有一萬噸左右的產量,同時向南美,西班牙、葡萄牙等全球市場掠奪性進口每年大約三千噸左右。
也就是說,以中國為核心的聯軍這一大軍事集團,所控制的鎢礦年產量達到了二十六多萬噸,佔據全球年產量的94%左右。
實際上,中國的這些多鎢礦產量單純用在工業消耗上是用不完的,中國的這麼多鎢礦砂基本都是用來國防工業上,比如製造穿甲彈。而且中國為了進一步減少其他鎢礦供應,不但自己不出口,同時限制緬甸、泰國等國家向其他國家出口鎢礦,更可惡的是不但限制出口,而且還在全球市場裡進行掠奪性搶購,自己手裡的鎢礦雖然多的用不完,但是陳敬雲還是不想讓敵人用上。
這麼多措施做下來,也就導致了英美德等國雖然都有著APCR或APDS的技術,但是他們不能大量生產鎢合金製造的APCR穿甲彈,至於APDS彈,現在除了中國外,英國人也有,不過同樣受到鎢礦產量小而導致該彈的產量稀少。基本盟軍的坦克在作戰的時候,每輛坦克只能攜帶幾枚鎢合金製造的APCR或APDS穿甲彈而已。至於蘇俄,暫時還沒把APCR和APDS穿甲彈的技術發展起來,德國有技術但是沒鎢礦,他們的APCR是採用合金鋼作為穿甲彈的核心。
而中國的裝甲部隊作戰的時候,每輛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