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終段祺瑞,黎元洪等北洋政府的巨頭聯合同意袁世凱的條件,畢竟連統治中國多年的滿清皇室北洋政府都沒有趕盡殺絕,更何況是“對民國有大貢獻”的袁大總統。而且黎元洪和袁世凱有袍澤之情,段祺瑞、馮國璋更是袁世凱的心腹手下,如果他們對袁趕盡殺絕,被有心人利用,會成為他們的政治汙點,對於他們將來接手北洋政府的權柄不利。
袁世凱退出中南海,想要淡出人們的實現,等到國內矛盾平息之後,在謀劃復出。作為民國第一任大總統,袁世凱可是深通忍道,他將兒子袁克定一家送往東北,一方面袁克定確實不適合再在京畿地區露面,二也是透過兒子和東北的軍閥搞好關係,為將來的復出募集政治資本。袁世凱卸任以後也看明白了,這年頭,掌握軍隊的人才能穩若泰山。
。,
第一百一十二章 東北要開戰
洪憲帝國的倒臺可謂幾家歡喜幾家愁,段祺瑞,黎元洪,徐世昌,馮國璋都想上位,都想接下老袁的位子。可是這幾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勢,也有自己的劣勢,各方劍拔弩張,矛盾變的極為尖銳。
剛剛淡出人們視線的袁世凱這個時候尿毒症突然惡化,住進北京醫院,再加上袁世凱主政期間始終沒有透漏過接替人的情況,各方自然互不相讓,都認為只有自己才適合當上民國的大總統,這種紛爭大大加劇了北洋軍的分裂。原本還有些模糊的北洋軍內部派系劃分漸漸的變的明朗化。以段祺瑞為首的皖系軍閥繼承了北洋軍大部分的力量,再加上段祺瑞遠比馮國璋高的威望,皖系在北洋軍內部開始佔據上風。以馮國璋為首的直系有退出中央全力紛爭的跡象,而且對於各地實力派極力拉攏,趁著皖系忙於中央權利的時候,漸漸的發展成為民國第二大軍方勢力。
現在段祺瑞憑藉著自己北洋政府陸軍總長的地位掌握了軍方大權,控制了大半的北洋軍,就連北洋另一巨頭馮國璋都選擇了退讓,不想觸其鋒芒。但是段祺瑞想要登上民國總統的位置絕對不容易,因為他的名望不如黎元洪和徐世昌。黎元洪作為中華民國第一位都督,而且現在還擔任著民國副總統的職務,根據共和國體制特點,如果總統在任職期間出現意外,則總統職務由副總統接任。可以說黎元洪擔任總統名正言順。黎元洪絕對不會放過這個登上民國巔峰的地位。
徐世昌算是袁世凱的心腹,在袁世凱解散帝國,恢復共和之後,擔任民國政府的國務卿,位高權重,也是繼承民國大總統的有力人選。但是無論是徐世昌還是黎元洪最大的軟肋是手中沒有自己的軍隊,原本黎元洪擔任鄂都的部隊也被段祺瑞全部收編了。要不是軍中還有馮國璋的牽制,恐怕現在段祺瑞早就徹底掌控政府了。不過隨著馮國璋的退讓,段祺瑞掌握政府大權是遲早的事情。
面對北京城北洋巨頭之間的較量,國內倒袁勢力極為關注,在這個時期地方實力派更多的是想要在這場席捲全國的政治風暴中獲得更大的好處,現在袁世凱倒下來,新政府即將選出來,是時候分蛋糕的時候了。
但是也有個別野心分子看到了復辟的希望。他們認為袁世凱帝國的倒臺是因為袁世凱本是大清朝的奴才,竊據皇位的小丑罷了。只要將宣統皇帝迎接歸位,說不得可以再鑄社稷,成為復國元勳呢從袁世凱稱帝的鬧劇之後,不少滿清遺老抱著這種念頭,只是目前還沒有聯合起來,更沒有一個有力的領導者。所以復辟的陰雲只是在醞釀,而奉天省作為滿清貴族最集中的地方,早已成為國內各地滿清遺老觀望的中心。渴望移居到東北的滿清王公們能夠站出來,為大清復國貢獻力量。
不過因為馮少帥的原因,滿清貴族註定無法起事。在另一時空,雖然滿清復辟是以張勳為首,但是在東北鬱郁不得志的馮德麟也參與其中,最終導致馮德麟徹底淡出東北權利的角逐,成為失敗者。在那個時期馮德麟的處境極為的艱難,他手中雖然還有兵馬,但是已經遠遠不是張作霖的對手。那時的張作霖作為奉天督軍,已經獲得了日本人的大力扶持。東三省大部也已經臣服在張作霖奉軍的鐵蹄之下。躲在奉天一角苟延殘喘的馮德麟為了生存不得不選擇了支援張勳復辟鬧劇,希望可以挽回自己岌岌可危的地位。
但是在這個時空,因為馮庸的強勢崛起,雖然同時期張作霖在奉天的兵力加強了,但是因為馮庸闇地裡的操作,馮德麟卻得到了奉天督軍的大義。馮德麟也是極有手腕的人,雖然二十八師在奉天的隊伍處於絕對的下風,但馮德麟卻以大義的名義要求察哈爾督軍張作霖離開奉天,否則馮部將傾全力和張部決戰。這個馮部當然也包括佔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