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這年頭,府兵的裝備是自給的,蕭銑作為和平年代的郡守不掌武備,也拿不出多的刀槍弓弩,能夠給予的支援,無非是衣被、伙食這些,但是這個表態還是可以讓人生出被籠絡之感。陳稜一下子覺得這個蕭郡守著實是個妙人,至少比東陽郡那山溝裡的郡守要大氣得多。
須臾,陳稜出城去往常熟縣,跟著來整、秦瓊到了給他的客兵安排的營地內宿下,馬上便有吳郡的糧曹參軍——也就是本郡的軍需官——送來一萬套薄棉衣、葛布軍服,一萬套暫新的麻布靴子給東陽兵換裝。另外還送來行糧一萬石、竹蔗酒數百壇、時鮮果蔬無算;讓伙頭軍用黃酒豉油烹了數十口肥豬、上萬尾燜燒的鮮魚勞軍。東陽郡地處浙南山區,自漢朝七國之亂起就有銀礦、銅礦,當地百姓多是礦工、獵戶出身,受制於地理,雖然也算是南方,卻少有鮮魚吃。而蘇湖一帶因為蕭銑推廣桑基魚塘養蠶種蔗,導致鮮魚大量供應價錢比以前跌了數倍,拿來勞軍實在是惠而不費的東西。
此後數日,肥豬並非每日都有,可是鮮魚卻是從不間斷。如此荒年,東陽兵們看到一個普通士兵都能保持每天單獨有一尾幾斤重的鮮活大草魚或者青魚打牙祭,也是被吳郡這邊的富庶與郡守的豪爽給震驚了。
除了士兵們每日有吃喝恤養體力之外,郎將陳稜、朝請大夫張鎮州二人和各級中低階軍官還都額外拿了勞軍的錦緞,從數段到百段不等。蕭銑沒有直接給銀子或者五銖錢,也是不希望太張揚被朝廷監察的說成籠絡友軍。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短,在吳郡歇息調養、操練駕船十幾日之後,陳稜終於不好意思了,找來整要求出徵。
來整和秦瓊雖然得了蕭銑密令要好好款待友軍,但是也知道討伐張仲堅已經是朝廷有了嚴旨的事情了,耽誤不得,他們也想早日建功,所以併為推搪,拿出海圖給陳稜略微講解了一番要去的所在,加上船隊這些日子也補充好了給養輜重,次日便可以拔錨。
陳稜看了蕭銑提供的海圖,果然比原先看到過朝廷的海圖要精細不少,對扶余海上諸島都標註得更為清晰,而且中國古代的地圖,直到明朝位置,對於海島的標註基本上就是一個小圓點,根本看不出海島的大小形狀,除非是日本那樣的巨島,才略微描繪形狀。而蕭銑給的海圖上,“州夷”儼然是一個狹長橢圓、南北有淺淺海灣的島子,據說那裡便是張仲堅的主要賊巢之一了。
之所以畫得這麼準,無非是因為蕭銑前世看過濟州島的旅遊地圖。
第三十三章 棋錯一招
火矢排空而來,一座座頗有鮮卑風格的木柵塢堡點燃,裡面是狼奔豸突慘叫的牧民,男女老少都有。持著生鏽馬刀和桑木弓、竹片弓的遊牧漢子不成戰陣地胡亂衝殺出來,不過很快就被隋軍的弩陣和陌刀陣、槍陣或射或刺,殺得稀爛。
州夷島上,又一個部落被摧毀了,把抓來的頭目拷問一番,卻也沒找到和張仲堅勾結的證據——在已經摧毀的十幾個村落裡,似乎只有四分之一左右和張仲堅有過接觸、收受過張仲堅的兵器物資資助,願意聽命於張仲堅。可見,州夷島上,張仲堅的勢力還沒有發展到決定性的程度。畢竟現在距離歷史上張仲堅自稱扶餘國主還有好多年,他還沒來得及在東海上發展壯大到那一步。
但是這又如何?陳稜看著滿地的屍體和俘虜,反正這些都是高句麗那邊遷移過來的遊牧蠻子,只要不是大隋子民,只要有其中一部分和反賊勾結了,那就殺了滅了就是。蕭郡守提供的情報,顯然是準確的,為了防微杜漸,對於這種有小部分人和反賊勾結的地方,也要徹底鎮壓,而不是因為婦人之仁,等這裡糜爛蔓延開來。
陳稜是純粹的武夫,只認這個道理。而且他知道朝廷計功是算首級和俘虜數的,這些都是軍功,幹嘛和軍功過不去呢?歷史上這一年,陳稜去討伐流求島,最後也抓回來俘虜一萬七千多人;試問這個朝代的流求島上能有啥文明?抓回來一萬七千多人,無非也就是高山族的獵戶罷了,和三國時孫權派去的衛溫手段差不多(衛溫也給孫權抓了一萬多高山族人回到會稽郡充實人口。)
州夷島面積雖然只有流求島的十分之一,卻好在是溫帶草原地勢,三萬頃的島子上,養育兩萬人口還是可以做到的。所以陳稜和張鎮州撈到的人頭功勞也不算少,男女幼童加起來著實抓了一萬人的俘虜。陳稜分出張鎮州帶領麾下兩個折衝都尉、兩千兵馬駐紮州夷島並看押俘虜,自己便帶領剩下的八千人馬繼續分乘蕭銑撥給的五十艘大海船,沿著新羅近海標註出來的諸島掃蕩。
……
張仲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