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響動,一抹靚色猶抱琵琶半遮面,從後面走出來。
一襲紫紅色衣裙,豔麗倒並不妖嬈,反而透露出高貴典雅的感覺。緩步而出,一舉一動間那樣的優雅,風姿卓越。
再看姿容,不由讓人驚為天人。最先映入眼簾的是抱著琵琶的那一雙手,雪白細嫩,彷彿輕輕一碰就會有水滴落。
明眸皓齒,柳葉眉淡雅適中,一雙大眼睛深邃動人,又彷彿脈脈含情。點絳唇很是誘人,再配合那完美的鼻樑,構成一副精美的五官。再加上那一副宜喜宜嗔的表情,宛如謫落人間的仙子踏波而來,楚楚動人,風情萬種。她一出現,殿中的其他女子經不住全都黯然失色。
美人,絕色美人!
這是所有人的第一反應,此女絕對稱得上國色天香,尤其是那種雍容華貴的氣度,更是尋常女子不曾有的。隱約之間,還能感受到她身上那種成熟風韻,氣質陡然間又昇華不少。
這位絕色美女是誰?所有人都有共同疑問。
趙錚目光落到女子手中那把琵琶上,尤其是琵琶末端那點焦黑的印記,想起一個典故來。
東漢名家蔡邕(蔡文姬之父)某日前去朋友家做客,恰好對方正在燒柴做飯,其中一塊正在燃燒的桐木發起崩裂的聲音,恰好被他聽到。
蔡邕除了是文學大家,也極為擅長音律,聽到桐木火烈之聲,斷定乃是一塊制琴的好木頭。急忙衝入灶間,從火堆中將桐木搶救出來,然後製作成琴。
雖然搶救及時,但桐木終究被火燒過,其中一部分上留有明顯的焦痕。但琴的美觀和質地並未因此受到影響,相反和因此名垂千古,因為琴的尾部有些許焦痕,故而得名焦尾琴,乃是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自此之後,焦桐制琴的傳統便流傳下來。後世有工匠採用此法制成一把琵琶,或許因桐於火槽中燒焦之故,得名燒槽琵琶。
後來被南唐國主李璟得到,然後賜給了一個人……一個尤其擅長琵琶,琴音讓他歎為觀止的人。
沒錯,那個人是個女子,正是他的兒媳婦,李從嘉的妻子——周娥皇!
第七十七章 遷居東宮
“兒臣恭祝父皇龍體安康,福壽綿長!”
周娥皇抱著燒槽琵琶,盈盈一拜,朱唇輕啟,道出吉祥恭賀之語。
李璟笑道:“娥皇辛苦,入席吧!”
見周娥皇走到李從嘉身邊,同席而坐,所有人都知悉了她的身份,南唐大司徒周宗長女,而今的鄭王妃。
難怪如此美貌,國色天香,高貴典雅,氣度雍容,此女的姿容和氣度簡直讓人歎為觀止啊!
所有人都以豔羨的目光看著李從嘉,這位鄭王殿下真是好運氣啊,排行老六,前廟的幾個哥哥卻都死了;而今還能娶到這樣風姿卓越的角色美女,妥妥的人生贏家啊!
沒有人知道李從嘉本人的想法,雖然所有人都很羨慕,都覺得妻子是個美女。可只是容貌美有什麼用呢?儘管她很美,也是個賢妻良母,可是過了新鮮勁,也就那樣子。李從嘉自己也說不上來是為什麼,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今日靠前的席位是特意安排的,左邊是各國使臣,右邊是則是南唐的王公大臣。趙錚在左邊第一席,對面是齊王李景達,接下來便是鄭王李從嘉和周娥皇夫婦了。所以趙錚一抬頭,就能瞧見周娥皇。
那日在秦淮河邊算是初遇,可惜是隻聞其聲不見其人,馬車帷幕吹起的那一刻,也只是驚鴻一瞥,今日總算能夠一睹芳容了。
不愧是名垂青史美女,容貌那自然不必說,誠懇地說,其姿容確在符蓉之上。在這個時代,能與之相媲美的,大概只有她的親妹妹周女英,還有蜀中錦官城的那位花蕊夫人了。
對已為人妻的周娥皇,趙錚並沒有什麼心思,完全只是處於穿越者的一種獵奇心理,想要見見歷史上著名的美女到底什麼樣子,僅此而已。
今次來南唐終於見到了娥皇女英姐妹倆,也算是不虛此行,完成了兩個小夙願。
宴會還在繼續,歌舞自然不能中斷,連續幾場優美卻不及開場舞那般驚豔的舞蹈之後,窅娘再次出現在大殿之中。
作為南唐皇宮中第一舞姬,今日這種場合自然少不了她。只是這一次,窅娘除了跳舞之外,還在唱歌。所唱的正是趙錚所作的《鵲橋仙》,這首風靡江南的唱詞今日終於登上大雅之堂。
在座之人基本都有耳聞,是以多少都有些驚訝,目光全都不由自主地落到趙錚身上。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金風玉露一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