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公元218年10月,南陽百姓因不堪剝削暴動,宛守將侯音乘機叛亂,致函關羽求助;關羽反映遲鈍,侯音為曹仁所擒殺。
219年7月,關羽受劉備取漢中勝利鼓舞,北上取襄樊;曹操以于禁為將,督7軍救曹仁,同時命徐晃率軍進駐宛城。8月,山洪爆發,淹于禁等7軍,關羽乘機攻擊,龐德不降被殺,于禁投降;曹仁沉白馬堅守樊城。關羽以偏將攻襄陽,自己親自攻打樊城,並於樊城北佈下陣地,以防北方曹軍援兵;同時派人向附近郡縣策反,荊州刺吏胡修、南鄉太守傅方投降,許昌以南部分官吏也暗中策應關羽;陸渾人孫狼聚眾暴動,響應關羽,鄴城魏諷乘機企圖發動政變;即所謂“威鎮華夏”。
曹操聽取司馬懿、蔣濟等人意見,與孫權結盟,同時命徐晃率軍救曹仁,並命名將張遼火速援曹仁。孫權故意派陸遜代呂蒙,關羽大意,遂抽走荊州部分守軍;閏十月,孫權令呂蒙為大督,率軍襲取江陵,孫皎後繼,另派右護軍蔣欽督水軍進入沔水,防關羽順流而下。呂蒙至尋陽,將戰艦偽裝成商船,兵士扮為商人,晝夜兼程。至公安,迫蜀守將傅士仁歸降,繼用傅士仁勸降了江陵守將糜芳,並厚待關羽將士眷屬,釋放關羽俘獲的魏軍將士,撫慰百姓。同時,令陸遜進至夷陵,西防劉備。徐晃到前線後,與曹仁取得聯絡,曹仁軍士氣大增;為離間孫劉,從中漁利,乃令部將將孫權來信射入關羽營中,關羽見後,猶豫不決,軍心動搖。徐晃乘機大舉進攻關羽,大破,乘機打通樊城路線。是時,洪水退,曹仁引軍配合徐晃攻擊關羽,文聘從水路斷關羽糧道,關羽節節敗退。關羽知荊州已失,急忙退軍,士兵得知家屬獲厚遇,士氣巨降;後關羽敗亡麥城。
也有說關羽是劉備“假手於吳人”殺死的,人們從感情上難以接受,但此說或許有道理。
關羽死之前,已成為蜀漢陣營裡“最不利安定團結”的因素。關羽拒荊州要地,不貫徹軍師孔明所制定的“東聯孫吳,北拒曹魏”的戰略,與孫吳屢有摩擦。 而劉備、孔明都知道,唯有結好東吳,才有西蜀霸業。不執行這一戰略,主公劉備何談霸業?
得罪孔明事小,若屢屢衝撞劉備,關羽的處境就不妙了。
三國之中,劉備兵將最少,這一點劉備自己明白,所以要擺出一副求才若渴之態。劉備拜馬超為左將軍,關羽不滿;拜黃忠為後將軍,擔心關有意見,派專人通知關羽,還拜關羽為前將軍,主公如此小心,關羽還是大罵:“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是誰將黃與關同列?劉備。關怒罵黃,亦是罵主公劉備。
看比小說《三國演義》更真實的史書《三國志》就更明白。劉備對關羽的“志驕意逸”亦有防備。劉備讓關羽鎮守荊州,又派妻弟麋芳為南郡太守,派同鄉傅士仁屯駐公安。關羽失荊州,兩人立刻投奔孫權,是妻弟、同鄉畏懼監軍失職,將成為荊州失守的替罪羊。
《三國志?廖立傳》中說“羽怙恃威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使關侯身死無孑遺”。設想:劉備在時,關羽如此驕橫,若劉備死後,如此驕將豈不是蜀漢一患?何況後主阿斗又是個扶不起來的東西。
《三國志》還說:“關與備義為君臣,恩猶父子。”義,必須是在君臣規則裡的義。當年關羽從家鄉河東解縣投奔涿郡劉備,是在家鄉殺人“亡命”而來。劉備將關羽匿藏於軍中,“恩猶父子”即是如此。
關羽的悲劇就在於僅僅把劉備當作義兄,君臣父子之禮全然不顧。而劉備乃一代梟雄,同姓族兄劉表可叛,劉璋的益州之地可奪,你關羽一個異姓兄弟,若是不講君臣之禮,冒犯天顏,能不惹禍嗎?關羽臨沮兵敗,荊州失守,孔明不以一卒相援,或許孔明早就知道主公的心思,只是不願挑明罷了。而龐統也早就對劉備進言,若得西川,則可放棄荊州。
國學大師章太炎說過:“關羽世之虎臣,功多而無罪狀,除之則不足,不除則易世所不能御,故不惜以荊州之全土假手於吳人,以損關羽之命。”章太炎之說不是定論,但功臣無過亦難免殺身之禍,若是驕橫,就更難逃兔死狗烹的命運。
關羽死於劉備之手,亦是一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