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荊斬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老爹,怎麼會!”秦政王也笑起來:“後來呢?”
“孝公卻不過景監的懇求,於是再召見商鞅。兩人相談,數日不厭,在談話當中,孝公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會將頭都伸到席案前面來了!於是景監問商鞅,這次怎麼能使孝公如此滿意。商鞅說,這次我談的是霸道,孝公因此大悅。而孝公最後告訴商鞅說,行帝王之道,等得太久,他沒有這個耐心,行霸道能及時看到國家富強,這才合他的意思。”
說到這裡,他問若有所思的秦王政說:
“讓我考考你,何謂帝道?”
“好民之所好,惡民之所惡,天下共舉,依然辭讓,僕人之出,天下慶幸,堯舜是也。”
“何謂王道?”
“一心行仁,澤及百姓,萬國景仰,莫不願為平民,征伐一地,多地盼王師,如商湯周文等。”秦王政回答。
“那霸道呢?”老人笑著問。
“修刑厲法,富國強兵,使民懷刑畏威,以法服人。”
“你很懂治國旗天下之道嘛!”老人嘆嘆氣說:“堯舜以前為公天下,有德者居之,由天下選出來的共主,當然天下心服,這種制度應該行之有千萬年,雖無史可考。所以行帝道時,天下太平,人民不知有帝,只在危難時才會想起。行王道已是家天下,為爭王位雖然發生戰爭,但戰爭時短,太平日久,人民安居樂業的時候多,所以商能維持六百多年而後敗亡,周能維持八百年而後崩潰,但行霸道以力服人,力消即衰,力盡則亡。”
“但自秦孝公行霸道一百多年,秦國卻日益富強。”秦王政不服平地說。
“要我說實話得罪你呢?還是要我編謊言讓你心喜?”老人睜大眼睛注視他,神情顯得非常憂鬱。
“當然希望老爹說真話。”秦王政誠懇地說。
“自孝公變法迄今一百多年中,秦國對外發動多少次戰爭?秦國在國際上所得到的稱號是強秦和虎狼之國。各國君主畏懼不說,各國百姓莫不痛恨,比之當時武王之師,各國盼望如久旱望雲霓,差了十萬八千里,所以才有天下合縱與連橫之議。合縱是合力對秦,連橫是共同事秦以避刀兵,全都是畏懼的結果。至於秦國百姓如何,我不說,你可以自己去看看。”
老人閉上眼睛,臉色沉痛。
“老爹!”秦王政懇求地喊著。
“秦國行霸道,力尚足控制秦國,但一推廣到天下,不用等多久就會力竭而亡。”
“那我先以武力征服天下,然後行仁道呢?”秦王政悚然而驚,想出折衷辦法。
“有人向南方走,他告訴別人說,等我走到南方極處,我就會迴向北行,你相信嗎?”
“……”秦王無語。
“注意李斯,商鞅尚有兩次不合王意,最後一次才作逢迎,而李斯一次逢迎就使你如痴如醉,他比商君更沒有原則,更會見風轉舵,善於投機者不可靠!”
老人閉目不再說話,秦王知道該告辭了。
第十二章 龍騰之前
室外西北風怒號,蘄年宮南書房卻室內如春。
金盆獸炭,火勢正旺,琉璃燈照明的四壁,也抹上一層淡淡的紅。
秦王政的書案上,奏簡文書堆積盈尺,他埋首其中,迅速地批閱,眉頭卻始終是緊皺著的。
丞相奏簡上說,今年天時壞得特別,四月天氣猶寒,路上竟發現凍死人。同時天大旱,到八月才下雨,農民春秋的收成全都落空,要不是為了軍糧補給,在各地廣設穀倉,緊急由巴蜀運來餘糧,早就會鬧大饑荒了。趙魏兩國就已傳出了饑饉,百姓吃草根樹皮、易子而食的訊息不斷。
他在丞相王綰的奏簡上硃批:
“糧倉應增設,道路要多建!”
他丟下玉筆,在室內走動,掀開南窗的厚重錦簾,看到的是滿天烏雲,與宮內未熄的少數幾盞燈光,遙遠得像是天邊的寒星。
“快下雪了!”他自言自語:“十月的天就這樣冷,百姓的冬衣恐怕還未來得及準備!”
“陛下也該休息了。”趙高在身後啟奏。
他回頭望了望這個身材矮小、面目醜陋的兒時玩伴,心上浮起些許愧疚。自從失去成蟜以後,他是他唯一可以吐露心事的人,雖然趙高過度拘謹謙順的樣子,常提醒他趙高是奴才自己是主子的事實,使他無法和他暢所欲言地交談。
可是趙高的確可愛,他想見他的時候,他一定會在身邊,不想見他的時候,他一定不在;平時趙高很少開口,但他想聽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