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李昇在強勢地水軍、以及超出後唐軍意料的犀利弓弩、爆炸物一舉擊潰後唐軍主力,不過由於李存勖的親自出徵,穩定了士氣,借黃河之力,以慘重的代價將燕軍水軍破壞殆盡,這一仗以燕軍慘勝,然而黃河以北盡數為燕軍所控制。
這一仗重新劃分了中原大地的勢力範圍,燕水軍雖勝卻也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水軍盡沒,大將李山海站亡、元行欽斷一臂,二萬水軍以及五萬精銳步軍損耗殆盡,近萬艘大小戰船僅餘數艘;而後唐軍更加損失慘重,號稱四十萬大軍連精銳黑鴉軍僅率二萬餘殘兵,大將戰死無數,國庫損耗殆盡,此戰稱為滑州轉折戰。
滑州轉折戰之後,後唐實力大損,再無力封鎖黃河防線,至此,中原已經完全洞開。
二年李昇繼帝位,國號燕。
燕太祖開元二年十月,歧王李茂貞上表請附大燕,帝允。
同年,燕太祖立太子李璟。
翌年,太祖李昇親率五十萬騎步大軍跨河南下。
十二月,後唐國北部重鎮滑州陷落,大將周德威戰死,三萬後唐精銳全軍覆滅。
燕太祖開元三年三月,李存勖率眾倉惶出逃東都,被大將高行周率輕騎追上困於許昌,李存勖走投無路之下,遂將劉皇后等後宮妃嬪趕入別館、舉火自殘,是夜許昌城中唐軍譁變,後唐大將郭崇韜、及所有文官武將皆死於亂軍之中,後唐正式滅亡。
五月,李昇遷韓延徽為開封刺史,然後班師回朝。
李昇盡收中原之地,全國各地稱臣,然各地依舊各自為政,不遵號令,燕太祖開元四年正月,李昇令大將史弘肇,徵南將軍高行周各率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征討江東吳、蜀。
六月,元行欽攻陷廬州,吳大將戰死。
九月,史弘肇攻陷廣陵,楊行密投降,吳國滅亡,江南歸於一統。
同年十二月,高行周攻陷成都,王建全族抄斬,蜀亡。
自此,全國尚有楚、越、閩、漢,四國未附,已然悽悽矣!
開元五年,楚、越降,願獻出兵權,第二年,閩、漢降,自此全國一統。
自開元十年至昇平五十六年,燕太祖李昇在位的五十六年間,收兵權,改府制,文武並重,將全國形成了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
在經濟上採取與民休養的政策,鼓勵農耕,鼓勵工商,同時減免稅賦,精簡政府機構,減少財政支出,在李昇的勵精圖治之下,大燕帝國一改建國初期千瘡百孔地淒涼景象,漸漸有了盛世氣象,史稱昇平盛世!
燕太祖昇平六十六年,太祖崩,皇太孫李熠繼位,改元宏武,史稱武帝。
武帝繼位之後,一改昇平年間罷刀兵,與民休養地策略,對周邊地區開始了史無前例的侵略擴張,自宏武元年至宏武二十八年,武帝在位地數年間,大燕帝國對周邊地區發動了三千多場血腥的掠奪戰爭,先後擄掠奴隸近千餘萬,屠滅大小部族近兩千餘,吐蕃、契丹等各族支離破碎,再無對中原形成威脅的能力。
此後武帝又再採取了強有力的民族融合政策,鼓勵生育,推行以中央向四周擴撒的政策,不斷向外掠奪人口,強制性通婚,消除各族特有的習俗,將各少數民族完全融入進華夏民族的血統之中。
自此數十年之後,大燕人口增至數倍,逐步由中原向外拓展,泱泱華夏大地顯現出前所未有的盛世……
全書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