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樂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袁象先悄悄的觀看朱友貞的臉色,暗自揣測他的心思,同時也關注諸大臣的表情。心中暗暗稱讚李昇知機,尋的好時候。此刻東都風雨飄搖,梁皇和眾臣心神不寧,有道是,有病亂投醫,李昇此人心機深不可測啊。
戶部尚書租庸使趙巖道:“啟稟陛下,那李昇乃桀驁不馴,鷹視狼顧之輩,之前在京城肆無忌憚,後奪幽州,野心勃勃。如若任其出兵,使魏博落於此人之手,則陛下此前分鎮之舉徒勞無功耳。”
朱友貞面色憂慮道:“朕豈不知乎,奈何如今魏州已降李存勖,我大梁門戶之地將盡失耳。東都失此屏障,有指日之危,李存勖虎狼之師,我大梁危矣!”
趙巖以目視判官邵贊,邵贊上前道:“陛下毋須憂慮,今匡國節度使王檀替牛存節率兵在楊劉,劉鄩大兵屯於洹水,劉鄩智計過人,人稱”百計之將“。復有王彥章乃我梁朝大將,勇武過人,對陛下忠心耿耿,殺晉王密使,李存勖有滅門毀家之恨,此二人必用命以報陛下也。”
朱友貞道:“雖然如此,李存勖勇武難敵,兵重將廣,朕深憂之,未知諸位愛卿還有何計?”
袁象先知道這二人不欲藩鎮強勢,竟然罔顧朝廷利益,遂正色出班道:“陛下,魏博已失,此我大梁性命交關之時也。縱觀滿朝文武,更有何人可敵晉王乎?王彥章雖勇,奈何已失澶州,敗軍之將也。劉鄩雖智,其勇不足以抗晉王耳,東都危矣。如東都有失,他人尚可保命,甚至不失為謀臣武將,陛下何以自處也?”
朱友貞聞聽此言,心中大驚,暗暗稱是,看了趙巖和邵贊一眼,心中暗恨。
中書侍郎張漢傑道:“袁都史所慮甚是,雖說讓李昇出兵有其弊,只是如今形式危急,李昇是陛下之臣,大梁節度使。豈能使魏博落於外地之手乎?其利遠大於其弊,況李昇屢次和李存勖交兵,每能勝之,武勇謀略兼備,堪平魏博之亂,以定東都安危也。”
袁象先立刻接言道:“如今正是用人之際,魏博早日平定,陛下早日心安,澶州又失,陛下宜早做決斷也。”
朱友貞沉吟良久,趙巖和邵贊剛才被朱友貞盯了一眼,知道現在魏博事急,也不敢再阻攔。
朱友貞道:“如此,便命李昇速取魏州吧。”
朱友貞退朝回到宮中,心事重重,想起李存勖地野心勃勃,覬覦自己的江山,現今東都門戶大開,等李存勖安定下來,第一件事恐怕就是進兵東都,奪取梁朝。自己的龍椅還沒有坐熱乎,如何甘心就成為亡國之君,甚至有性命之憂!為今之計,已是顧忌不了太多,唯有讓李昇出兵平亂,方有一線之機。朱友貞不是不知道,此舉無異於飲鴆止渴,只是此時此刻,他卻是再沒有什麼計策。
袁象先最後說的幾句話深深的震動了他,如果亡國,那些大臣還可以向李存勖投誠,不失官職,自己連性命都不得保。李昇畢竟是自己臣下,即使是得了魏博,不過拓展了勢力範圍,權勢日重。只要沒有逆反之意,日後自己還可以尋機會,緩緩地收回權利,雖然朱友貞也知道,這個可能極為渺茫,不過自己的龍椅還是可以坐定。
權衡一番利弊,朱友貞雖然昏昧,倒還沒有愚蠢到家,趁楊師厚之死分鎮,也是要把藩鎮的權利收回手中,不過時機選的不對而已。
德州,李昇早已帶領兵馬潛入貝州,他和張藏英等人扮作客商進入貝州。他可不會傻到去等待梁皇朱友貞地詔書,多年來在千年後那個時代的經驗告訴他,什麼事情,都要靠自己。
第243章 明搶暗奪
李昇不僅自己帶領張藏英等人悄悄的潛入了貝州,還命王郜和高行圭帶領精銳奔向博州,史弘肇則領大兵在後。
貝州,風平浪靜,魏博的戰亂絲毫沒有波及到這裡。行商往來,李昇住進了客棧,王郜手下的鷹眼,已經先一步安插到了這裡,把貝州的情況打探的明明白白。坐在客棧裡,聽取了鷹眼的彙報,李昇眯起眼睛。
貝州刺史是張源德,原本是唐朝之臣,其性阿諛,善承順苟容,以希進取。昭宗自遷洛之後,梁祖兇勢日滋,唐室舊臣,陰懷辱之憤,名族之胄,往往有違禍不仕者,張源德見風使舵,希旨附會,備受梁祖青睞。後欲委於重任。
敬翔惡其為人,謂梁祖曰:“聖祚維新,宜選端士,以鎮風俗。如張源德等輩,俱無士行,實唐家之鴟梟,當今之狐魅,彼專賣國以取利,不可立維新之朝。”
梁祖遂命張源德離京,赴貝州任刺史。其人八面玲瓏,善於左右逢源,趨避兇險。李昇知其不足慮耳,況貝州無重兵,此等人掌握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