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如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德隆”崩盤、“哈里系”遭重創、“淮海投資”曝出醜聞、“北大明天”悄然隱身後,一貫行事低調的嚴曉群迎來了他的輝煌,因為……而在資本市場一貫行事低調、出言謹慎的嚴曉群似乎穩如泰山,一度被評為股市“金手指”。
2005年9月27日,一向低調的嚴曉群再也坐不住了,這一次他來是拯救一手建立的“斯威特系”。他做的,不僅是關乎一個人的命運,還有一個跨系集團的命運。他不甘於成為顧雛軍第二,他要努力擺脫顧氏噩夢。
謀生,不甘束縛
南京市最南端的溧水縣,是南京所屬郊縣最窮的縣之一,直到2005年嚴曉群的產業衰落以前,很少有人知道這樣一個偏僻落後的溧水縣會出現一個盛極一時的資本巨鱷。儘管他早已被編入“溧水縣名人錄”。嚴曉群的老家是溧水縣和風鎮張家村,和風鎮由於地處偏僻的西南角,是溧水縣最落後的鎮之一,從出生到上小學、中學,嚴曉群都是在這裡度過的。
嚴的父親叫嚴精志,被同事們稱為“老嚴頭兒”,原本在縣裡銀行工作,後來被下放到了和風鎮銀行。
嚴曉群是家裡最小的,上面有6個姐姐,他是家裡唯一的兒子,自然備受呵護和寵愛。由於家裡孩子多,生活清苦,他從小就被寄養在生活相對富裕的羅山頭村的姥姥家。
嚴曉群的老師對嚴的印象依然深刻:用功,聰明,不頑皮,不活潑,不愛說話。嚴曉群低調的性格是從小養成的,後來,很多人對嚴曉群的印象就是不愛說話,即便說了,也很少有人能聽得懂。因為嚴的老家溧水縣和風鎮緊鄰江蘇省高淳縣,那裡的人都說一直是一口純正的高淳話。在江蘇有句俗語:“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高淳人說‘鬼’話”。因為這種方言發音輕,語速快,多用濁音,外人很難聽得懂。嚴曉群走南闖北,沒辦法改變的就是這口高淳話。這也讓他幾乎無法與周圍人交流。
高中畢業後,16歲的嚴曉群考到了常州市無線電工業學校。1983年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南京市的土壤儀器廠,這是一家隸屬於南京市電子工業局的市屬國營企業,現在叫南京土壤儀器有限公司。
畢業後的嚴曉群依然保持他的個性,內向,不愛張揚。但這個時候嚴的低調已經無法掩飾他的才氣的顯露。當時的一位廠長曾經在全體職工代表大會上當眾宣佈,嚴曉群就是廠裡面向21世紀的人才。
正式基於這樣的認識,1985年,進廠才兩年的嚴曉群就得到了半脫產學習深造的機會,工廠出錢培養他去讀華東工學院應用電子專業的本科夜校。
第二年,21歲的嚴曉群被提拔為廠裡最年輕的技術科長。1988年,他完成了本科課程學習,並在這期間娶妻生子。畢業後不到半年,嚴曉群先後就有兩項發明在國家專利局取得專利,被稱作“小小發明家”。
嚴曉群:“金手指”沉迷資本擴張(2)
儘管有廠裡的培養和重視,但嚴曉群始終感覺懷才不遇,在一些新產品開發以及企業經營理念的問題上,比較超前的嚴曉群與廠領導發生了很大的分歧。當時他在廠裡搞過一個風力發電機的發明,後來由於資金等原因,沒試驗成功,也就不了了之了。
國企機制無疑約束了嚴曉群的發展,他自覺才華受到了壓抑,對國企機制也越發失去信心。隨著外部社會經濟環境的巨大變化,頭腦靈活的嚴曉群開始不安於土壤儀器廠這塊方寸天地。
1989年,嚴曉群私自將自己的一項發明拿出來與常州一家企業合作,生產與廠裡產品相關的競業產品,這讓廠裡感到很憤怒,於是勒令他停止與常州企業的合作。領導也知道嚴曉群是個人才,對這樣的事情也打算大事化了。
但此時的嚴曉群的耐性已經被壓抑到極點,隨後就開始故意曠工,幾個月後,已經決心自己創業的他和工廠徹底鬧翻,被廠裡開除了。
創業,發展實業
被廠裡開除後,嚴開始尋找機會,在外流浪了幾年,期間為了生計在各地打工。
1992年春,嚴曉群來到中科院南方新技術產業集團南方公司工作。這期間嚴曉群發明了偽幣識別儀。當時,銀行使用的美鈔檢偽識別儀,對一般的人民幣都能識別,而對10元的人民幣,卻毫無辦法。學電子技術的嚴曉群靈機一動:這並不難呀,從本質上來說,人民幣和美元在防偽技術上有相通之處,那麼,防偽識別儀器的原理也應該是相通的,最大的區別只是引數上的不同。嚴曉群叫人買來幾臺防偽識別儀,在家裡做起實驗,反覆多次獲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