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竟敢當殿謗君,請即處斬。”
楊廣卻問百官:“眾卿以為當如何處置?”
“楊諒論罪當斬。”百官異口同聲。
楊廣嘆口氣:“咳!漢王乃是朕最小的弟弟。”
楊諒冷笑連聲:“楊廣,你就莫假惺惺裝慈悲了。要殺便殺,我楊諒九泉之下可以勇對列祖列宗,而他年你死之後,如何去見黃泉下的父皇與母后?”
楊約忍不住出奏:“萬歲,楊諒如此囂張,毫無悔改之意,處死就是,不需留戀。”
楊廣又略作思忖:“楊諒罪莫大焉,凌遲亦不為過。但畢竟朕之手足,實在不忍加誅,且削去漢王封號,打入天牢,囚禁終生。”
“楊廣,你殺了我吧!”楊諒跳腳喊道,他並不為活命而感激,“如此生不如死,你傳旨將我斬首吧。”
楊廣不予理睬,揮揮手:“把楊諒送入天牢。”
不論楊諒再如何喊叫,還是被武士押走了。
“萬歲,您大不該饒恕楊諒。”楊素頗有教訓的口氣,“須知斬草不除根,終究是後患哪。”
“國公如此見解,那麼眾卿呢?”楊廣面對百官發問。
宇文述出班回話:“萬歲,聖天子以德治天下,萬歲寬厚仁和,定能收天下民心,使萬眾仰戴,四夷臣服,國泰民安。”
百官亦齊聲讚頌:“皇上不斬楊諒,英明仁愛,實乃萬民幸甚,國家幸甚!”
楊廣臉上現出了愜意的微笑。
散朝後迴轉內宮的路上,楊廣在安車上有意詢問跟在車邊的劉安:“朕今日對朝政的處理如何?”
“萬歲英明。”劉安欲令楊廣器重自己,他不甘心被王義擠到無用的地步,便有賣弄之意,“不殺楊諒,誠為上策,可收寬厚名聲。其實,要處治楊諒,還不易如反掌,他被囚天牢,何時想打發他,只需稍作手腳,對外只稱病死,無人能辨真偽。”
楊廣聽了,心中一沉,自己的想法俱為劉安言中,看來此人不可輕視。他當然不會承認,而是漠不經心地又問:“朕對其他人呢?”
“別人都在其次,萬歲對楊素的態度,卻令人捉摸不透。”
楊廣心下有幾分得意:“何以見得?”
“昨日萬歲在灞橋迎接,本給予楊素極高禮遇,可萬歲又突然即刻回城,又使楊素倍受冷待,適才金殿之上,宇文化及奏他冒功,萬歲若欲處罰他本可借題發揮,可偏偏不予追究卻加封賞。”劉安衝楊廣狡詭的一笑,“奴才猜得到萬歲……”
“你說說看。”
“依奴才看,萬歲表面對楊素越好,他的腦袋越長不牢。”劉安一語道破天機。
楊廣看著劉安好一陣沒有說話,良久反問:“照你說朕對誰好,便要算計誰了?”
“那倒不可一概而論。”劉安自有見解,“楊素功高震主,且居功自傲,若不剪除,必對萬歲龍位有礙。至於其他文武大臣,賞未構成對萬歲的威脅。”
“朕如此恩待楊素,可說是無以復加,他不更當感恩戴德為朕效忠嗎?”
“只怕難以奏效,因為你君臣二人已生猜忌。”劉安進一步說,“萬歲著他出徵,又不予重兵,誰人看不出萬歲的用意,楊素自然心中明白,焉能不心懷怨恨。芥蒂既生,便難根除,萬歲對楊素已是開弓沒有回頭箭了。”
楊廣聽得不寒而慄,劉安句句說中他的心事,倒使楊廣多了思忖。本打算即時便對楊素採取措施,如今被劉安看破,他決定改變主意。他要讓劉安知道,自己的心思不是他所能洞穿的,他是個城府極深的皇帝。楊廣不再言語,在心內反覆盤算。
“萬歲!萬歲!”王義慌慌張張跑來。
楊廣打斷思路,發煩地問:“何事如此驚慌?”
“宣華夫人她……”
“她怎樣?”
“她,瘋了。”
“啊!”應該說,楊廣對宣華夫人是情有獨鍾的。正如他平常所說,後宮可無任何女人,惟獨不可無宣華。這訊息對楊廣不啻晴天霹靂,他止不住催促馭手,“快!快!”
宣華的寢宮而今已是一塌糊塗,幾翻案倒,玉屏碎了,絲帳破了,滿室凌亂不堪。宣華夫人也烏雲蓬散,衣裙不整,雙眼呆直,口吐白沫。楊廣入內,全然不覺,照舊發著癲狂之語:“先皇,你饒了妾妃吧,我不該做出沒廉恥之事,求你饒恕了吧。”她跪下不住磕頭,額角已滲出鮮血。
楊廣看著不忍,命劉安、王義架起她,但宣華又叫又跳:“先皇,我該死,你不要寬恕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