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另一個因素是,吳三桂的對手是玄燁大帝,這個中國歷史上最英明的君主之一,年輕氣壯,有劉邦豁達大度的胸襟和李世民知人善任的智慧。
混戰九年,一六八三年,三藩全部被撲滅。耿精忠、尚可喜以及吳三桂之孫吳世(王番)(吳三桂已病死)全族處決。
從一六八二年饑民暴動,到一六八二年三藩結束,改朝換代的戰爭歷時55年,中國又歸統一,而且立即出現了一百餘年的第三個黃金時代。
十 中國第三個黃金時代
第三個黃金時代,始於本世紀(十七)八十年代,終於下世紀(十八)七十年代,距七世紀第二次黃金時代,恰恰一千年,這是一個漫長的等候。
但大黑暗並沒有過去,那沉重的汙染不會這麼容易一下子消失。只不過被滿洲人強勁活潑的新的生命力,暫時驅逐到一旁,猶如一個淫雨季節中,忽然出現幾日晴天一樣。
滿洲人仿效明王朝的模式,建立了一個絕對專制的極權體制,整個中央政府,不過是皇帝發號施令的傳達室。全體官員,不過是皇帝私人的秘書和傳命兵。中央各部,每部設兩個部長(尚書),一滿一漢。常務副部長(左侍郎)二人,政務副部長(右侍郎)二人。也是一滿一漢。六個部名義上雖各有職責,事實上每個部都握有直接給皇帝上奏的權力,誰也管不了誰,所以各部等於有十二個部長,也等於有十二個皇帝的秘書,一切都由皇帝裁決。而各部的任務,也只限於辦理皇帝交辦的事情,不能像十一世紀宋王朝之前那些王朝的中樞機構一樣,可以主動地對地方政府頒發命令。清政府的體制跟明政府的體制至少有一點完全相同,那就是有權對地方政府頒發命令的只有一個人,就是高高地坐在寶塔尖上的皇帝。最特別的是,清政府的皇帝不僅是中國元首,也是滿洲民族的最高奴隸總管。全體滿洲人包括最高階的官員宰相在內,都是皇帝的奴隸——這是滿洲民族最特殊的社會結構,奴隸們在主子面前,唯一的天職是俯首帖耳。這種權力高度集中的現象,固然容易敗壞。但是歷史上極少出現的英明君主,忽然接連著出現時,政府的功能卻可充分發揮。
中國傳統的宮廷制度,在清政府手中獲得重大改革,嬪妃宦官以及宮廷費用,都大量減少。清王朝皇族來自遼東(遼寧省)簡單樸實的社會,帶到宮廷中的是一種比較簡單樸實的婚姻形態。皇帝除了皇后一人外,嬪妃不過十人左右,雖然仍是多妻制度,但比起從前那種三宮六院七十二御妻和數萬名宮女的陣營,是一個可驚的進步,我們試就下列若干專案。加以比較:
注意宮女宦官的人數,九千人和一百三十四人,十萬人和五百人。再注意宮廷的每天開支,一萬兩和三十五兩,這是太大的懸殊(明王朝如此浪費的揮霍下,我們回溯朱由檢經常表演的“減膳”、“撤樂”、“避殿”小動作,會感覺到他實在是聰明得太過度了)。明王朝的宦官組織,有四十二個機構。福臨入關後,曾一度沉迷於這種奢侈的享受,僅把四十二個機構改組為十三個機構,稱為“十三衙門”,宦官的權力幾乎跟明王朝時代同樣膨脹,於是不久就發生宦官巨頭司禮大監吳良輔跟漢人宰相劉正宗稱兄道弟,買官賣爵的現象,使那時仍具有新興活潑氣質的滿洲貴族,大為震駭。一六六一年,福臨逝世,他的母親博爾濟吉特太后,跟輔政的大臣們合作,把吳良輔處斬,劉正宗免職,撤銷十三衙門,另設立一個內務府,專管宦官和皇宮事務,由滿洲貴族擔任內務府大臣,宦官數目大量縮減,不再使他們居於領導地位。
這一些改革,產生兩種後果:
其一,宦官時代從此成為陳跡,無力再現。下下世紀(十九)末期,雖有一、二宦官如安得海、李蓮英之輩,很有勢力,但性質上是個別的,不能結成一個集團。
其二,清王朝壽命二百九十六年,共有十二個皇帝,十二個皇帝中,將近三分之二的皇帝都很能幹,瞭解並努力完成他們的責任,三分之一也都屬中等的才智,像明王朝那樣一連串草包惡棍型的君主,清王朝一個也沒有。中國還沒有一個王朝,包括周王朝、西漢王朝、東漢王朝、唐王朝在內,出現過這麼多具有很強能力,而又肯辛勤工作的帝王。
對當時的漢民族而言,滿洲人征服中國,是中國第二次亡國。但滿洲人在文化上是一個非常落後的民族,連文字都沒有,滿洲文字是努爾哈赤時才創造出來的,並不能普遍。因為對滿洲人來說,滿洲字和漢字,都是新文字,而漢字擁有海洋一樣的文化背境,滿洲字則只限於日常口語。結果滿洲人迅速的漢化,像掉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