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昌安適時的被燒死,塔克世也適時的被自己方面的軍隊,即明政府的軍隊所誤殺。當時就傳說紛紛,認為是尼堪外蘭和李成梁的陰謀,目的在剷除日後潛在的敵人。
阿臺的覆滅和黨昌安父子之死,使建州三衛的政治組織瓦解,部落星散,各自為政,這正是中國明政府所企求的。然而,塔克世的二十八歲的兒子努爾哈赤,是一個雄才大略的人物,他跟十三世紀蒙古帝國開國大汗鐵木真的遭遇,幾乎完全相同。努爾哈赤自幼喪母,不堪繼母的虐待,離家流浪到當時中國東北重鎮撫順(遼寧撫順)。因祖父和父親跟明政府都有密切關係的緣故,他有機會出入遼東兵團司令部(在遼寧遼陽)跟李成梁的私宅,對明政府的貪汙無能和軍隊的腐敗,有深刻的印象。又因廣泛地跟異民族的漢人來往,使他的胸襟和智慧,日益開闊,他追求高等知識過程中,《三國演義》和《水滸傳》兩部小說,在他身上產生極大的影響,使他不久就成為一個受部落愛戴的軍事統帥和政治領袖。
努爾哈赤從他父親那裡,只繼承了十三副盔甲和叛變逃亡後剩下的數十名部眾。他收拾殘局,忍辱負重,捕殺背叛中國的同族女真人,以表示對明政府的忠心耿耿。再加上他祖父、父親同時為中國犧牲,努爾哈赤遂被明政府正式任命為建州衛代理司令官(都督企事),努爾哈赤即利用這個官銜所賦予的影響力,壯大自己。
三年後(上世紀一五八六年),他擊斬尼堪外蘭。
二十五年後,到了本世紀(十七)一六一六年,羽毛豐滿。努爾哈赤正式稱可汗,建立後金汗國,以繼承覆亡於十三世紀的他祖先們的金帝國的大業。一六一八年,努爾哈赤以“七大恨”祭告天地,宣佈他脫離明政府,和跟明政府對抗的理由。七大恨中的第一大恨就是明政府殺了他的祖父和父親,其他六大恨不過一些微不足道的雞毛蒜皮小事。
發表七大恨的次年(一六一九),中國遼東軍區總指揮(遼東經略)楊鎬,這位在保衛朝鮮戰役中全軍覆沒的債帥,動員精銳邊防軍九萬人,包括從南方出擊的朝鮮兵團一萬人,分四路討伐後金汗國,準備一舉把這個初起的叛亂集團摧毀。努爾哈赤集結六萬人抵抗,在薩爾滸(遼寧撫順東)鏖戰六天,楊鎬大敗,四萬五千人陣亡,朝鮮兵團投降後金,而後金汗國只死了二千餘人。努爾哈赤乘勝進攻,一連攻陷開原、鐵嶺。這是明政府最早一次,也是最後一次主動出擊,從此只有捱打和逃跑的份。
兩年後(一六二一),後金汗國攻陷撫順、遼陽、瀋陽。明政府任命熊廷弼擔任遼東軍區總指揮(遼東經略),而另任命王化貞擔任遼東軍區司令官(遼東巡撫),這是大黑暗時代最流行的雙線領導制度,目的在互相牽制,防止叛變。總指揮和司令官的權力和責任,很難劃分,熊廷弼是繼于謙之後中國最偉大的軍事天才,他對領悟力較弱的蠢庸之輩,感到不能忍受,所以他的人緣不好,高高在上的那些官僚政客,尤其厭惡他,他的官位雖然理論上比王化貞稍高,但王化貞有國防部長(兵部尚書)作他強硬的靠山,所以熊廷弼指揮不了他,熊廷弼只有四千人的部隊,駐防山海關(河北秦皇島東北)。王化貞則擁有重兵六萬,駐在山海關之北二百四十公里的廣寧(遼寧北寧)。王化貞跟十一世紀的范仲淹一樣,善於對內宣傳,他宣稱只要政府一聲令下,他的大軍立刻就可以把努爾哈赤一舉蕩平。熊廷弼深知道邊防軍腐敗已極,沒有戰鬥力量,堅持主張採取守勢,不可輕率挑戰。但王化貞壯烈的言詞,和用剋扣軍餉行使賄賂,收到預期的效果,北京大多數重要官員都支援王化貞,一致抨擊熊廷弼懦弱無能和剛愎自用。問題是,努爾哈赤並不支援王化貞。第二年(一六二二),當王化貞興高采烈地招降納叛,準備出擊時,後金兵團先發制人,用閃電戰術突擊廣寧(遼寧北寧),王化貞六萬人覆沒,隻身逃走。
這次戰役跟熊廷弼無關,但宦官巨頭魏忠賢認為跟他有關就跟他有關了。熊廷弼被逮捕下獄,三年後(一六二五)斬首。熊廷弼死時,王化貞雖然也在監獄裡,但他仍然活著,在大量賄賂下,高階官員繼續支援他,並且有數萬被僱傭的職業群眾,在北京街頭示威,為卓越的王化貞將軍呼冤。
王化貞的失敗,使明政府在東北的土地,即遼東軍區,喪失了百分之九十九,山海關外,只剩下錦州(遼寧錦州)、松山(遼寧錦州南鬆土堡)、寧遠(遼寧興城)三個孤城。寧遠在山海關東北一百一十公里,由年輕有為的將領袁崇煥防守。
努爾哈赤於擊敗王化貞後,即把首都從赫圖阿拉城(遼寧新賓)遷到剛從明政府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