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部分 (第1/4頁)
上網找工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體之。如蒙古、色目,雖非華夏族類,然同生天地之間,有能知禮儀願為臣民者,與中夏之人撫養無異。故茲告諭,想宜知悉。
—《明太祖實錄》
徐達領導的北伐戰爭在順利進行,根據朱元璋佈置的進軍路線圖,一路經衛輝、彰德、邯鄲,幾乎是一帆風順,然後折而東向,抵達臨清。傳檄東昌、樂安駐軍在臨清會師。七月十五日,自臨清向北數路推進,沿德州、滄州、清州一線北上。七月二十三日,攻克直沽,元丞相也速等望風逃遁,大都惶恐。直沽,也就是現在的天津一帶。明朝軍隊繼續北進,打到通州,這個通州是北通州(今屬北京)。經過激烈的戰鬥,通州被攻克,明軍(這時候明朝已經建立了)進軍大都。元順帝召集后妃和皇太子安排人員留守,於二十八日夜晚帶領臣屬,開健德門(今北京德勝門北土城),逃離了大都,出居庸關北上大漠。
與此同時,遠在南方的朱元璋,於洪武元年(1368年),就是元至正二十八年八月初一,詔告天下,以金陵為南京,以大梁為北京。而在第二天,八月初二,徐達在通州下令進取大都。明軍到大都齊化門(今北京朝陽門)下,城門緊閉,徐達命士兵填土登城而入。徐達登上齊化門城樓宣告奪取了大都。元朝監國淮王帖木兒不花、中書左丞相慶童數人被處死,其餘未妄殺一人。明軍俘獲王子六人,及玉印玉璽,派人查封府庫、圖籍寶物,封閉故宮殿門,由指揮張煥率千人把守,宮人、嬪妃、公主則由原來的宦官護視。徐達下令嚴禁士卒侵暴,百姓生活平安如故。一些躲在西山的元朝官員,得到訊息,紛紛趕回城中投降。徐達派兵前往古北口等關口偵查巡邏,同時派人赴京師獻捷。
元朝在中原近百年的統治,至此宣告滅亡。
朱元璋對北伐的佈置確實高屋建瓴,切合實際而又嚴密有序。幾十年的征戰磨鍊,朱元璋鍛煉出傑出的指揮才能,當得上運籌帷幄、決勝千里了。
蟲工木橋◇。◇歡◇迎訪◇問◇
第52節:第十講 咱們的大明國(1)
第十講 咱們的大明國
朱元璋不僅稱了王,還要稱帝。這個手握乾綱的人,將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將要怎樣治理這個國呢?古往今來,山河輪替,朱元璋會像往古的那些帝王一樣走進歷史嗎?朱元璋不是一個一般的皇帝。他的出身不一般,創業不一般,治國也不一般。這一切都強烈地打上了他個人的印記。且看朱元璋要建立一個什麼樣的國。
一切都是為了登極稱帝,可到了這一天卻假裝三次
“推讓”
正當徐達帶領北伐軍隊大踏步地前進的時候,朱元璋感到,他即位的條件已經成熟了。雖然這時還沒有奪取大都,元順帝還沒有退位,可是那都是指日可待的事。他要向天下宣告,他就是受天命的天子。佔據正統的至尊地位,將會更加迅速地推進他的事業,更加迅速地讓他的事業穩定和鞏固下來。
在中國古代的君主宗法制社會當中,有一件最虛偽的事,就是皇帝在即位之前的“三推讓”之禮。什麼叫“三推讓”之禮?想當皇帝的人,想了幾年幾十年,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可是在即位之前,他們偏偏表現出很不著急的樣子,一定要演一齣戲,說登上皇位當皇帝,不是我的意願,而是天命,而是民心,而是為了大局,是大家推舉的結果,我是不得已才登上皇位的,推讓一次不行,推讓兩次,推讓三次,最後在萬民的擁戴下,他勉強接受了大家的擁戴登上寶座。
這三推讓是一個姿態,實際上是要藉此表現他登基的合法性,要藉此機會宣佈他的政權、他的皇位是上天授命給他的,是受臣民的推戴的,是合理合法得到的。
小明王死以後,吳元年的七月,他的首席謀臣李善長,第一個出來勸進,勸進書中這樣寫道:“四方群雄剗消殆盡,遠近之人莫不歸心,誠見天命所在。願早正位號,以慰臣民之望。”說現在啊,四方群雄差不多都剷除乾淨了,遠近的人都心向著您,可見天命所在。希望吳王您早早地給自己一個名正言順的位號,以安慰大家的企盼之心啊!這是第一次勸進。這時候朱元璋覺得現在時機並不成熟,說:“一統之勢未成,四方之途尚梗。”現在很多地方還亂著呢!還沒形成統一。以前歷代皇帝,知道天命降臨,還要再三謙讓,如果我真得到天命眷顧,還著什麼急呢?現在我不過僅僅控制了天下的一個角落,還不是登位的時候。他就這樣拒絕了。這是一推讓。
到了十二月,也就是五個月過去了,這個時候,朱元璋即位的條件比原來更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