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過沖壓出凹凸結果來保證足夠的強度,其內側突起部分同時兼做槍機導軌,即減少了摩擦又保證槍機往復運動的可靠,這些措施使得全武裝的伽蘭德重量大幅下降到了4公斤以內。
同時,將伽蘭德的供彈機構換成最普通的10發彈夾下方供彈斜拋機構,彈夾更換方便可靠,雖然斜拋機構同樣對安裝瞄準鏡有所影響,對此,只能是將瞄準鏡安裝在側面解決,一如二戰中大部分半自動步槍的做法。
至於衝鋒槍,羅傑看中的是簡單好用的蘇聯PPSh41式“波波沙”衝鋒槍,火力強大,結構簡單,便宜好用,比現代步槍更適應於慘烈的世界大戰,不過口徑將改為9毫米,採用帕彈。由於羅傑的工廠掌握了衝壓和電焊工藝,自然不會浪費掉,透過採用和改造伽蘭德相似的手段,PPSh41的結構將會更為緊湊,重量也得到控制。
輕機槍自然是經典的捷克式,改改口徑直接生產;突擊步槍為傳奇的AK-47,同樣改改口徑直接上;至於狙擊步槍,則按照二戰通用的做法,使用現役步槍改裝而成,分為毛瑟98K和M1伽蘭德兩種;重機槍仿製於馬克沁,對這款槍中國也早已仿製出心得來了;而大口徑機槍則採用美國從二戰一直到現在都在使用的發射12。7×99毫米(。50BMG)大口徑彈藥的M2勃朗寧機槍。
而班組支援的核心——通用機槍,相信同樣從二戰一直用到現在德制MG42絕不會讓羅傑失望(現代各國採用的是MG42的改進型MG3主要就是將口徑改成北約標準7。62毫米而已)。
1200發每分鐘的理論射速,惡劣環境下也可以信任的超絕可靠性,簡單而且易於生產的結構,以及大量被後世機槍直接照抄的經典設計都讓這款通用機槍成為己方的最愛地方的最恨。
針對日本軍隊拼刺能力強的特點,羅傑還準備給自己計程車兵人手配備一支手槍,因為手槍應用範圍窄,大量裝備造價昂貴的高效能手槍不但沒有必要而且會對財政和後勤造成嚴重負擔。
對於這款士兵用手槍,羅傑的要求第一是便宜,因為必須大量裝備部隊,價格問題是非常重要的;第二是可靠,因為要應對的是即將衝到自己面前的敵人,所以卡殼等等故障絕對是致命的;第三是威力,在近距離作戰中如果不能快速使敵人失去戰鬥力對自己將會非常危險。
最終,當這款士兵用手槍研製出來後,設計師們給羅傑的答案是一款極度簡單,售價不到兩美元的左輪手槍,相對於自動手槍,左輪手槍以起極度可靠的效能取勝,一旦子彈除了故障啞火,左輪只需要簡單的再扣一次扳機即可。
雖然採用9毫米帕彈讓這款左輪手槍的威力稍遜,也只有在50米內能夠保證精度,但便宜可靠的特點還是讓羅傑最終選擇了它。
可以肯定的是,這款武器絕不會是士兵的最愛,如果可以,估計他們更希望能夠在腰上掛一支盒子炮,但這手槍卻是後勤部門和政客的最愛,當然,如果誰有門路自己掏錢購買一支盒子炮掛上並且自己負責解決彈藥問題的話,羅傑並不介意自己手下人手一支毛瑟槍。
對於近距離支援武器,無論是日軍的擲彈筒還是常用的槍榴彈操作起來都比較繁瑣,所以,羅傑覺得還是順應歷史潮流,為突擊步槍和半自動步槍提供一種掛式榴彈發射器,方便好用,換裝空心裝藥的破甲彈頭的話還可以用來對付日本的薄皮坦克,可謂是用途廣泛,支援班組作戰的必備佳品。
第八十六幕 陸軍的火炮和坦克
手榴彈按照國內使用的習慣,還是選擇德國的M24型,不過為了便於生產,特意按照二戰後期德國人的做法將導火索給換到了頂端,省去了掏空木質手柄的工序,大大節省了製造時間,同時還在彈體上刻畫出預製破片。
因為這些輕武器的資料都很充足,而且製造難度不大,所以羅傑希望這些武器能夠在1927年間完成研製工作,並且在1928年前換裝到兩個師內。
同樣是陸軍,相對於輕武器還算是輕鬆的研製工作,對於火炮來說,即使擁有來自於現代的技術資料支援以及德國人的全面幫助,但是由於人手方面的缺乏,這一方面的工作只能暫時拖一拖了,沒有辦法,本來能用的人才就不多,同時開展了那麼多的專案可以說大多數設計人員都是趕鴨子上架,光是海軍的火炮專案就已經讓羅傑抓頭髮了。
因為人手短缺的緣故,最終羅傑僅僅開展了三個專案——原先便已經決定好的德制88毫米炮引進工作,日本92式步兵炮的仿製工作以及80毫米迫擊炮的研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