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特型內火艇”的戰車,而陸軍競也開發起自己的航空母艦和潛艇,比如世界上第一艘兩棲登陸艦神州丸。很顯然,這對於本身物質以及人力資源已經匱乏了的日本而言是一種極其嚴重的浪費,不但使之難以有效地運用這些資源,而且對於指揮決策也不可能實現集中和統一,甚至容易造成日本陸海軍的對立。此乃日軍建軍過程中因其頑固的官僚體制而形成的一個重大弊端,也是釀成日後日本帝國敗亡的一個重要原因。
拋開其他不論,僅就海上運輸而言,同樣是分為陸海政府等諸多派系的,而且不同派系之間的商船通常不會進行情報通告,比如一艘陸軍商船在XX海域遭到了攻擊,而他根本不會將情況通知其他派系海軍、政府的商船,其他派系的船隻仍然會毫不知情的一頭撞進危險海域。
同時,如此的內鬥也使得對商船隊的護航變得異常困難,海軍往往只為自家重要的商船提供護航,至於陸軍的,甚至有一種“怎麼不趕緊沉了多好”的心態,而即使是提供了護航的商船隊,和英美商船隊甚至可以擁有護航航母的嚴密護航體系相比,日本多采用在危險海域戰鬥巡邏的方式驅逐危險,少有對商船的貼身護衛,即使有護航艦隻也大多老舊簡陋,戰力不堪,除非能好運到碰上恰巧通行的軍艦,否則只能只求多福。
此外,即便戰爭後期日本組建了護航隊,但其本身也有問題,這實際上有助於針對商船的襲擊行動。集結和指揮護航隊的行動要求建立一個無線電通訊網,這和其他情況合在一起,無異於宣佈商船隊準確的“時間地點”。美國人破譯的日本密碼電文,為潛艇提供了極其有用的情報,總的說來,其結果是毀滅性的。
在日本戰時的所有貨運輪船中,大約有86%在交戰中被擊沉,另有9%則受重創,直到戰爭結束時仍未能投入執行,最後只能動用驅逐艦甚至是德國的潛艇轉運物資,從戰果看,將日本貨運輪船稱之為全軍覆沒也毫不為過,由此可見日本的運輸護航差勁到何種地步。
而羅傑所需要的,便是一種能夠最大限度利用日本方面護航缺失的襲擊艦,因為他所需要的針對性襲擊艦歷史上從未出現過,所以顯然,這一次他只能自力更生了。
按照羅傑的設想,他提出了一種古怪的輕巡洋艦來完成襲擊艦的任務,同時本著資源充分利用的想法,他還希望這種襲擊艦可以編入艦隊充當航母的護衛,為航母提供防空、驅逐敵方突入小型艦艇的服務:
動力方面沒有什麼好說的,襲擊艦麼,動力強勁可靠那是必須的要求,至少要能跑過前來追殺的重巡,雖然按照日本人二戰的表現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這都做不到,那還是老老實實的當固定炮臺得了,大洋是很危險的。
防護方面並無太多的要求,主裝甲帶只要能夠抵擋127毫米炮正常交戰距離直接命中就好,重點區域略有加強可以抵擋155毫米炮,但剩下的艦艏艦尾等區域,裝甲只能算是聊勝於無。
反正按照設計的任務擔當襲擊艦時對手羸弱,這種裝甲足夠,而編入艦隊的時候它將常伴航母左右,不管是被戰列艦的巨炮點名還是被航空炸彈命中又或者是捱了幾條魚雷,即便將裝甲再加厚一個等級也沒用。
這級輕巡洋艦最獨特的地方在它的火力上,按照華盛頓條約的規定,輕巡洋艦的主炮口徑不得大於155毫米,而這一級輕巡洋艦主炮的口徑則是150毫米——仿日本五式150毫米防空炮的高平兩用炮,三聯裝炮塔前三後三一共18門主炮!佈置方式與日本“最上”級類似。
日本在建造“最上”級巡洋艦的時候曾經要求採用155毫米高平兩用主炮,要求放空時仰角必須達到75度,射高至少18千米,初速980米每秒,但經過多年努力在俯仰角度、持續速射帶來的後坐力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只好放棄。直到二戰末期為了應付B29的威脅才開發出大口徑的五式150毫米防空炮。儘管作為一款應急產品它的效能總有一些這樣那樣的問題,再加上將由瓊崖方面仿製生產,效能上不盡如人意也在所難免,不過羅傑對此並不介意,只要使用可靠,效能差一些也沒關係,反正海戰時也用不到如此的射高,他只需要150口徑大威力彈藥配上無線電近炸引信的範圍殺傷效果(也就是遊戲玩家們的AOE)。
而副炮則採用傳奇般的經典——美國Mk12型127毫米38倍徑高平兩用艦炮。雙聯裝炮塔左右各兩座。
此外,還配有35毫米防空炮4座,對於小口徑防空炮羅傑根本沒打算使用二戰期間的任何產品——效能全都不盡如人意,他準備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