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必勝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家,分則不是和平統一,乃是天下大亂。‘君’,是皇帝、朝綱、律制的象徵,‘君’中‘口’字的筆畫,必須全部封閉,即‘萬歲爺不輕易開金口’,開口則是‘律’,君無戲言。‘親’字用在寫‘家先’時,是不能寫簡化字的,必須是繁體:親——中有‘目’,‘目’字的左上角要敞開一個口子,就是睜開眼看之意,即親人要團結和互相照應看顧;廣義上的民族義、家國情也是同一個道理,而且親字左右要靠近為宜。‘師’字的第二筆畫,不能寫成一撇,要寫成一豎;撇有飄渺不實之嫌,豎有立竿見影之形,為人師表者,就是一豎——豎在門生後學面前的標杆。最後一個字是‘位’,不在其位,難顯其才,所以‘亻’和‘立’不能隔得太遠,左邊‘亻’的末筆和右邊‘立’的末筆要豎橫相連,謂之:位不空人。”
陶夫子一氣呵成,六個字寫成,是書法中最難工的真體楷書,活潑而平實。西峰和李革委在旁邊看了嘖嘖稱讚。
李革委說:“老兄啊,多教教我這個娃吧。他要是有你老兄這手好字和學問,我死了也冥目哦。”
“爸,我不是正在向陶大伯學習嘛,你的字也不差嘛,從小我不是都跟你學的嘛。”西峰說。
“你還不曉得,我那點本事算啥?你陶大伯這手正楷字怕是少有人比得過哦。”李革委說。
西峰驚道:“真像你說的,我大伯就是書法家了?”
李革委平靜地說道:“世上有不喜歡名利的。人有千萬種啊。這些道理我說不好,多請教你陶大伯。”
西峰似有感觸:“民間有隱士,難得糊塗時。”
陶夫子把西峰盯了,頷首道:“娃,你是大伯見過的娃中,最棒的才子。”
“大伯別這樣說,我不好意思,真的。”西峰說。
陶夫子腕上運筆,在‘家先’左右題寫了一副對聯,曰:
酒敬詩仙三百盞
經傳道德五千言
陶夫子問西峰:“明白這對聯的意思嗎?”
西峰是明白的,但不敢造次,怕在他爸李革委面前丟臉,索性聽陶夫子給自己講講,說:“不太明白。”
“不管趙錢孫李周吳鄭王,每一個姓氏的‘家先’都有‘天地君親師位’,但兩旁的對聯卻不一樣。這是你們李氏的‘家先’對聯,上句是說李太白的,下句是說李耳的。李太白,你曉得他是喝酒的詩仙。李耳,你現在讀高中還不太清楚,他就是傳說中的李老君,寫下八十一章三千言《道德經》,成為千古絕唱。”
“哇,大伯,增廣上說‘同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我看了很多書,可是我明白,你今天所說的有些知識,我是在‘經史子集’中找不到的,即便找到也沒這麼直觀啊。我在想,你有空把那些有關‘家先’的寫法和各姓氏的對聯等等,整理出來還真是寶貝文章呢。”……
在李革委和西峰的要求下,陶夫子在這天晚上給村民們講起了桃李灣東面的“大寨坪李紹伊反政”的故事:
陶夫子呷了一口濃茶,把驚堂木一拍——
鄉親們,今天給大家講的不是傳統評書段子。是我們雞爪山,我們桃李灣的地靈生出來的人傑——李紹伊和他的孝義軍反政的故事。當年人們都敬稱李紹伊:李大人。可嘆沒有他的事蹟專著。
孝義會是清末民初同盟會員李紹伊創立的。紹伊少時曾赴科舉不中,鄉民尊為“農民秀才”。“孝義會”首領李紹伊在川東的城內開設過“木立生”茶旅社,也是革命活動的外圍聯絡站之一。
孝義會和川東的袍哥組織哥老會、三合會齊名。是孫中山最為關注的四川會黨組織之一。川東同盟會要員熊克武,親赴孝義會總部大寨坪商磋“興漢排滿”大計。李紹伊把孝義會會員組建成孝義軍後,聲勢不斷壯大,在川東北發展成數萬之眾,參加過當時的四川保路運動,攻陷過川東北的墊江、巴中、廣安等許多城池。孝義軍治軍嚴明,殺富濟貧,並聘有江湖異人鐵頭河尚操練行陣佈列之術。孝義軍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組成部份,曾經振耳發聵敲響了葬送滿封建專治王朝的喪鐘。李紹伊曾在會黨中釋出反清伐袁檄文,曰:“天下已大亂,汙吏貪官彼多,民不能聊生,我輩當有以自處崛起!”自號川東北統領。
孫中山建立了中華民國時,李紹伊欣然命筆,在大寨坪聚義廳前書下一副對聯,在會黨中廣為流傳——
天真有意,未數日挽回一十八省漢山河
人果同心,不兩月推翻二百餘年清政府
李紹伊和孝義軍的故事已經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