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但因為沒有時間,結 果在報告中露掉了。在這種情況發生的時候,如果是自我指責的人就會想:“哎!因為沒有發表這個創意,以後教授知道了會不會扣我的學分呢?”取代上面想法的 應該是“我真了不起,能有這麼好的創意。”或“下次寫報告時用就可以了。那一定比這次輕鬆多了。”
case 3:我特別的執著,一旦問題襲來的時候就感到不安和急躁。問題解決之前做不好任何事情。
→病名:執著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怎麼會這樣?”“到底那時候為什麼那麼做?”即使在過去的事情裡找原因也不會有什麼改變。澄清一件事也解決不了問題。因為事情是由幾種因素合 成的。什麼時候才能把事情一一都弄清楚呢?在公司寫企劃案的時候寫不好的原因也有很多種。期限太短或過去寫過一次結果被上司責罵了一頓,留下了創傷。還有 就是還沒找到資料等等。澄清問題對以後沒有任何幫助。所以,要往可以解決問題的方向行動。做企劃案時應該想:“這次應該跟其他公司比較著做看看了。”如果 這樣想著行動的話一定有效。
case 4:我總是沒有自信,怎麼努力也改不了。為了從苦海中擺脫出來看過不少有關的書籍但都徒勞無功。因為沒有自信做起事也不順利。不知道能不能改變一下這樣的我。
→病名:封閉自我印象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在苦惱的邊緣走不出來的人是因為被自己錯誤的想法封鎖住了。一定要從誤區的牢籠裡走出來。為了打破錯誤的想法捫心自問一下自己“假如,我是能做 到○○事的人,應該先想些什麼?先做些什麼?”假如,做報告的時候,因為忙於某些事遲遲沒做出來。這時,應該想“如果我是個做報告的能手,應該先做什麼事 呢?”考試成績不好,但還得向父母交代的時候應該想“假如,我是個成績不好,但能向父母主動表白的人,應該先做什麼事?” 想這些問題的時候,不能用太長的時間。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正確答案。所以直接實第一個想法就可以了。
case 5:我在所有決定中沒有自信。當決定了做某件事的時候,往往因為不確定是對的還是錯的而煩惱。這樣一來事就一拖再拖。不是因為我懶,而是因為每次都不能付出行動。所以人們都說我辦事的效率不高。
→病名:不安感或懶惰引起的拖延病
→處方:你在想自己的想法對不對那是因為“為了想這個辦法用了那麼長時間,付出了那麼大的努力,但要是失敗了怎麼辦?就不就功虧於潰了嗎?”因為這些不 安感一直浮現在腦海裡。所以不想做任何事情。假如,要學習但桌子很亂找書都很不容易。明知道應該收拾一下,但怕麻煩遲遲不行動。這時候,父母要嘮叨個不 停,就有了叛逆的心理更是不收拾。這時你應該冷靜下來好好想一想。是打掃一下好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過的好。然後再決定。把最初的想法扭轉過來很難,但一 旦習慣了就覺得行動比拖延更輕鬆。
………
摘要:拖延常常被認為是懶惰。然而它並不只是懶惰這麼簡單。拖延背後的心理原因是什麼呢?如何解決拖延呢?“明明知道那麼多事情堆在眼前:攤開的檔案、散亂的衣櫥,或者只是一個該打的電話、一封該發出去的郵件,還有自己焦急不安的小心臟,我們還是邊咬著手指甲,邊也許只是發呆地說,再呆一會兒,就一下下……”很多人因為拖延付出了代價:有人錯過了出書的機會,有人錯過了高薪的工作機會,有人因為玩”空當接龍”遊戲錯過了對國足隊員的採訪,甚至有人因此失掉學業、丟掉文憑。
拖延常常被認為是懶惰。然而它並不只是懶惰這麼簡單。想想拖延可能的後果:失去重要的機會,各種負面情緒的困擾,如失去機會的負罪感、效率低下的無能感、荒廢時光的空虛感等,這些足以讓很多懶人變勤快。這麼大的代價都不能讓一個人放棄拖延,到底原因是什麼呢?
1、很多心理學家認為,拖延行為是人們對抗焦慮的一種辦法,而焦慮大多來自要作出一個決定或開始一項任務。個人的拖延行為往往緣於壓力、犯罪感,以及個人效率降低———這些感覺綜合起來往往又加劇了拖延行為。一般來說,一定程度的拖延行為屬於正常,但長期的拖延則很可能是心理或生理失調的表現。
2、美國德寶大學心理學家約瑟夫?R?法拉利的觀點則是,拖拉是一種病症,但能根治。他認為喜歡把該做的事儘量往後拖的人為慢性拖拉症患者。他把慢性拖拉症分成“激進型”和“逃避型”,前者有自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