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岳父又是伊達政宗,而且,忠輝曾於秀賴拒絕伏見城之召時,代將軍拜訪了大坂城。
因此,自會有傳言道:忠輝與大坂城秀賴結盟,定下謀篡之計。即使這並非實情,也定會有不少對豐臣氏欲除之而後快的德川譜代大名深信不疑,一口咬定此為實情。到那時德川蕭牆之內,一星之火,便可燎原。
“宗矩,你未聽說過聯名狀?”
又有衛門故作平靜,道:“在下有所耳聞,不過流言似乎有些過分了。”
“你認為東西雖不假,但不可深信?”
“正是。方今天下,有三大隱患。”
“唔……你說說。”
“第一,乃南蠻和紅毛的宗派之爭。”
“不過紅毛人……”
“不管怎生說,他們還未打到頭破血流。但南蠻人忐忑不安,擔心早晚會被將軍趕出日本。”
“這便是所謂的杯弓蛇影吧。”
又右衛門道:“第二,乃關原合戰以來的浪人心思,他們擔心,若是太平持續下去,他們恐就再無出頭之機,故時時摩拳擦掌,希望再生動亂。”
“唔。我對此很是清楚。”
“第三,便是豐臣氏和德川譜代大名之間不合。此矛盾雖已逐漸淡化,但一旦因某事激化,便可掀起滔天巨浪。聯名狀一事被這三大隱患過分誇大了……不管聯名狀真偽,必須對這些情勢有充分估量。”
“晤。你是說,即使聯名狀不假,處置此事也要格外謹慎?”
“在下……”又右衛門蹙著眉,堅決道,“在下想,聯名狀非為了謀反,而是大久保長安不謹而授人口實。將軍您說呢?”
秀忠陷入了沉默。他也不是完全沒這種感覺:大久保長安有時確實是誇誇其談,流於輕薄。不過對那些署了名的人,怎可掉以輕心?
“那麼,你認為它到底是何用意?”
“正如開頭所言,長安平時也常掛在嘴邊:進入世間海域,讓日本更加繁榮……”
“因此,你認為簽名之人不可疑?”
“正是。”
“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