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納好彎起帶頂針兒的中指敲敲,梆梆響,木板子一樣,一腳下去,多大的坷垃都被踩成了粉面兒。女人縫衣衫,開針是裡兒對裡兒,捏住兩道毛邊兒,倒一針窩三針,哧楞哧楞飛針走線,一會兒就是一道邊。拿起剪刀把線頭兒和布毛兒剪掉,翻過來用指甲刮扁,照著毛縫兒一針一針倒著緝,緝出來是比韭菜葉兒寬點兒的光縫。前襟上挖釦眼兒,男不三,女不四。上衣領,上袖子,到綴好最後一個釦子,豈止是千針萬線!一雙巧手,從裁剪到做成衣衫,也不過一天工夫。
做針線活兒的女人,浸在冬天的陽光裡,捏著針,捏著線,捏著太陽光曬出來的柴草味兒,捏著自個兒一息一息的呼吸,鞝鞝縫縫,刮刮漿漿,一家人的日子就在她的手裡挺括周正起來。
抿袼褙
不知道為什麼,字典上對袼褙的註釋和我見過的袼褙根本不是一回事兒。我們那一帶的人把字典上解釋的那種袼褙叫做qué子。
抿袼褙不用布,用麻穰。有亂麻就用亂麻,沒亂麻就拿一把整批兒的麻,左手搦著,擱膝蓋兒上梳頭髮一樣一縷一縷往下梳。梳成疙瘩,再抓著一下一下扽,扽扽梳梳,梳梳扽扽,扽成一小把兒一小把兒虎口長的細麻穰。小米攪高粱面,熬一大碗米糊塗,摘一扇門板支到當院裡,一邊鋪,一邊扽,套棉被一樣把細麻穰鋪勻實,撒上一層穀糠,輕輕拍拍,納底子的時候好紮好拔,鋪好了倒上米糊塗,抿瓷抿光。曬乾揭下來翻個個兒,再抿一遍兒。兩頭剪下四指多寬的毛邊兒,毛兒對毛兒抿在一起,合成一小塊方稜四正的袼褙。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媽媽小時候經歷過的事情(60)
袼褙乾透了,掛在界牆上,做鞋的時候按上底樣兒刻出來,墊幾層碎鋪襯,蒙一層底布兒,沿個白沿條兒,上面墊平,中間稍稍鼓起成弧形,墁一層qué子,再糊兩層結實點兒的碎布,粘上背底布兒,剪齊刮光,就是一隻等著納的鞋底子了。
抿qué子比抿袼褙省事,門板上襯一層桑皮紙,同樣的米糊塗,糊兩三層布,曬乾硬實實的,開成鞋幫兒,粘上鞋裡兒墁上鞋面,倒著針腳緝出一韭葉兒寬的黑鞋口兒,支稜稜的有模有樣兒,周正又立架兒。
下粉條
紅薯粉下的叫粉條,綠豆、豌豆粉下的叫粉絲。用溼粉面打糊,先對涼水,把糊盆扳歪,拿擀麵杖粗的大粉筷子使勁攪,打成稠糊,對開水攪熟,不沉澱,再對乾粉面和。常見四個棒小夥子把袖子捋過肘,“一、二,一、二”喊著號子,圍著陶瓷粉盆,轉著圈兒咕咚咕咚揣,一直揣到粉糊不粘手,中間凸起個光光的疙瘩,拿指頭扣扣,看崩出的口兒勁道怎麼樣:口兒太脆,勁道就小,下鍋起花兒,都是斷粉條兒;如果勁道大了,下到鍋裡抽疙瘩,一鍋“豬娃兒”不成條了。
下粉時,先在牛屋院裡支起一口能盛三挑水的大鐵鍋,緊挨鐵鍋,一溜兒擺好三個盛滿涼水的大缸。靠鍋臺邊兒再栽一個大水缸,正對水缸的鍋臺上傾斜著放個瓦,瓦上橫根高粱莛子。下粉要燒木柴,俗稱硬柴。粉鍋不能燒得太開,也不能不開,水剛剛冒花兒最合適。火大了,那鍋翻疙瘩滾,粉條一下去就被水翻斷了;水不滾時,下去又沉底兒撈不上來。看著火候正合適,粉匠就操起粉瓢開始下,粉瓢有白鐵瓢,有葫蘆瓢,瓢底上鑽有十來個眼兒,大小以一瓢粉下完剛好撈一粉杆兒為準。冷天下粉條兒,得保持粉盆的溫度,為了防凍,把盛著粉子的粉盆放在一個裝著熱水的大木桶裡,溫度太低了一下就趴鍋。真的趴鍋了,就得扒出來重新打糊,對上乾粉面兒再揣,費時費力。下粉時,繫著白圍裙的粉匠抻瓢到粉盆裡挖出一瓢粉子,一隻腳踩著鍋後脖子,端瓢的手擱在弓起的膝蓋上,一隻手勻著勁兒一下一下捶瓢沿兒,粉子便成條兒墜入鍋中。鍋臺這邊站個人,拿著拇指粗的竹子撥粉筷兒,把漂起來的粉條攏成一縷兒,搭到莛子上,讓它順瓦片兒下入水缸。缸邊一個人,拐線一樣把缸中的粉條盤成桄兒,盤夠一杆兒,丟進身後的大水缸裡,有人負責洗。洗洗撕撕,換一個缸再洗,洗三到四遍,不粘了,搭杆上棚起來。夜裡上凍時,連著澆三遍水,冰結透了,第二天掛繩上,一縷一縷把冰捏碎,好風好日頭曬上一天,粉條就可以收起來了。
夏天下粉條,不能用紅薯粉,洗不開。豌豆或綠豆粉,多洗幾遍兒,放進土炕裡拿硫磺一燻,白亮亮的,準能賣個好價錢。如果粉面不好,下不成粉條,就旋粉皮。粉皮旋子必得是紅銅的,別的金屬粘上揭不下來。粉皮旋子和銅鑼差不多,旋時兩個替換著。旋粉皮也在開水鍋裡,鍋比粉鍋小,水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