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記憶,所以基本國策在她的手裡幾乎沒有任何變化,一個政治清明的世界在她的執掌上延續著,在她的努力與智慧下,我們可以看到,大漢王朝最終走上了盛世之路。
呂后不是一個幸福的女人,但她是一個堅強的女人,往前推三百年,往後推三百年,總共六百年之內不會有第二個女人超過她。
偉大的女人,呂雉,請安息吧!
第67章:呂產的陰謀
呂后這尊龐然大物轟然倒塌,呂氏家族頓時陷入了緊張之中。
呂后專制之所以選擇背靠呂氏而打壓劉氏,究其原因,既有對劉邦的報復,更有消除政敵的意圖。她要專權,能威脅她的便只有那些不聽話的劉家子弟。作為禮法之中處於弱勢地位的一介女流,能依靠的便只有親族勢力,所以重用呂氏,打壓劉氏也是再三思量下的無奈之舉。
然而,她萬萬沒想到,如此一來,呂氏與劉氏兩族原本的親家,被她推入了冰炭不能同器的境地,兩家人已是勢成水火,大有你死我活的勢頭。
呂后也曾意識到其中的問題,為了彌補已有的裂痕,她也曾作出了不少凝聚兩族的舉動,但畢竟傷痕已經刻下,她在世的日子,尙能勉強掩蓋維持,她一撒手而去,仇恨必然會噴薄而出。
隨著呂后的離去,呂氏族人豁然明白,呂氏一族能有今天的榮寵與地位,全來自於呂后,他們能權傾天下作威作福,能把那些功勳重臣逼得紛紛自保,都因了後面有呂后在撐著。如今呂后走了,權力的天平已經被打破,為了達到新的平衡,朝堂格局必然要有新的變化。
作為一族之長,相國呂產面對風潮暗湧的情勢,突然備感壓力。
在以前呂產從未有這樣的感覺,彷彿山雨欲來,又彷彿泰山壓頂。
呂產經過姑母八年的提點和著力培養,對朝廷命脈雖然不能說洞若觀火,但局勢還是能摸透一二的。
儘管如此,讓呂產稍感安慰的是,京城最重要的防衛力量南軍北軍都掌握在自己手上。而只要牢牢掌握這兩支軍隊,任憑是天王老子也休想在京城中掀起什麼風浪!
而且呂后臨終的遺詔早就為他們作好了安排,即便給她出殯,兩人都不必離開宮廷送葬。
呂產打心底裡佩服自己的姑母,一介女流,處理國事遊刃有餘,執掌權柄進退自如,不但精於算計,而且兼顧大局,難怪那些個高祖手下的老臣子也被他擺弄得俯首帖耳!
呂澤死得早,要不是這些年全仗姑母的提拔和照料,靠父親積累的那點功勞,自己怎能站在帝國的權力之巔?而今,姑母突然離去,呂氏一族危險重重,捍衛家族的千鈞重擔就落在了自己身上,自己怎能退縮,怎能辜負姑母的一片苦心?呂產心中暗暗發誓一定要保呂氏一族無虞,以慰姑母在天之靈。
謀定而動,呂產找來上將軍呂祿,下令由呂祿為呂后送葬,而自己則嚴守宮廷,以防不測。
見呂產安排的如此嚴密,朝中的反呂集團一時不敢輕舉妄動,先安靜了下來。
呂后喪葬大禮完成之後,呂產再一次靜下心來思考朝局。
他十分清楚地記得當年高皇帝刑白馬立下的誓言,“非劉氏不得封王”,而今劉氏七王,呂氏三王,自己便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早作打算,難保有人會藉機發難!
先發制人,而後發制於人,要避免自己被別人幹掉,最好的辦法就是先幹掉別人。這是呂產從呂后那裡學到的最好的鬥爭經驗。
呂產召來呂祿和幾個呂氏骨幹,開始醞釀先下手為強的清洗計劃。
與會人員得知這一票會幹得很大,既激動又害怕。
這就像一場豪賭,賭的是身家性命和榮華富貴,勝利方將贏得高額回報,而失敗方將一無所有乃至死無全屍。而且呂家人也看到,在這場賭局中,參與賭局的各方並非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用現在股市的話來說,呂家是莊家,而其他各方則是散戶,莊家出手的時候,就是散戶出血的時候。但他們忽略了一個很淺顯的道理,如果散戶一旦聯合起來集資入市,莊家和散戶的角色說不定就得換位。
呂產與各位同族弟兄反覆商議,最終得出了這個結論。
但呂產畢竟是個訓練有素的政客,他並未因此而放鬆警惕,他能得到呂后的絕對信任,在呂氏一族中脫穎而出,也不全是靠著父親呂澤的功德,最重要的還是靠他自己的天賦與能力。
經過呂產等呂氏骨幹們的徹夜商討和集思廣益,一份詳細的清洗計劃終於新鮮出爐了。
在這份計劃中,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