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劉恆想要開創屬於自己的時代,在代王府的日子裡,他就曾經思忖過,假如哪一天他位高權重,他會如何治理這萬里江山?為了這個答案,他曾經埋首於各種典籍之中獲取營養,也曾經不斷地學習父親和高後的治國方法。
高後稱制八年,劉恆的日子並不好過,看著自己的親族一個個死去,他甚至感覺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但是,他走過來了,這段苦日子,只有劉恆,才能真正體會到箇中滋味。所以,即便高後管制下的帝國仍然生機勃勃,但離劉恆的理想國度還非常遙遠。
為了心中的盛世,劉恆,開始努力吧!
劉恆才二十三歲,但他的堅毅與冷靜卻遠遠超出他的年齡。讓他無法想象的是,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獲得皇位。現在的劉恆,不是位高權重,而是九五至尊,是天下所有人都得頂禮膜拜的一國之君。
在入主未央宮前殿的當夜,劉恆為了穩定朝局,率先控制了守衛京城的南北兩軍,而且連夜下達了大赦的詔書。
劉恆的沉著穩重,讓所有人都驚歎新皇帝的老練。在大臣們的想象中,劉恆這個偏遠的諸侯王只不過是有個好名聲的人而已,代國那麼荒涼的地方一年到頭芝麻大的事也就沒幾件,哪能跟朝廷處處玄機相提並論,而劉恆當天的表現卻彷彿一個政治老手般,恰到好處地把好鋼用在了刀刃上。
陳平在新皇帝身上看到了他前所未有的帝王天賦,這讓陳平心裡的石頭總算落了地,在朝廷混了這麼多年,他比誰都明白大臣中不乏投機客,這些人表面上認可劉恆的恭孝仁順,實際上都打著另外的小算盤,如果劉恆像劉盈一般除了寬仁,而沒有手段,那麼到頭來還是會成為別人的玩偶。如此,那麼他陳平等一班老臣有何面目去見高祖?
然而,劉恆入主未央宮當夜的一道道命令卻分明地在告訴大家他的水平足以帶領著這個年輕的帝國走向繁榮富強。
劉恆後來的舉動則更加證明了陳平的判斷,劉恆會成為一代聖君。而他所要做的只是讓這位未來的聖君儘早地熟悉政務。
劉恆九月即位,登基忙活了個把月,總算得了閒暇。
為了回報那些擁立自己的大臣,宗室,劉恆決定即刻給與他們報酬。
在周勃安劉事件中,陳平算是謀劃者,而周勃是統帥,兩人的功勞大得幾乎伯仲,如果兩人都要升遷,周勃只能升為丞相,而陳平原本就是丞相,可是丞相位置只有一個,看起來有點不好辦。
但劉恆卻並沒有被問題所難倒,他仿效孝惠將丞相重新分出左丞相,右丞相。劉恆原本想讓陳平擔任最高官職右丞相,但陳平堅持認為周勃的功勞比自己大,由周勃任右相合適,而他任左丞相即可。
陳平在丞相位置上混了十多年,他比誰都清楚百官之首最難當,才能不足上去了遲早也得下來。況且周勃的為人陳平很清楚,周勃不但好勇而且爭功,誅殺呂氏,周勃一直認為自己是第一功臣,所以不把百官之首的位置給他,恐怕會喪失數十年來將相和的大好局面,這對於新皇帝是大大不利的。因此,倒不讓周勃去火坑上烤一烤,讓他自己去慢慢體會。
結果,陳平說服了劉恆,劉恆任命陳平為左丞相,周勃為右丞相。車騎將軍灌嬰晉升任太尉。
年輕的劉恆就這樣不留痕跡地封賞中重新構建了朝局的權力天平。
與陳平得到封賞的平靜不同,周勃在得到右丞相的任命後,一臉驕色地出了未央宮,文帝則望著他出去的背影,非常恭敬。周勃的踞態被一位仁兄看到了,心中不滿。
他的名字叫袁盎。
袁盎時任中郎,在呂產和呂祿府上做過家臣,文帝即位後,由其兄袁噲舉薦做了中郎將,他機智雄辯,且又耿直敢言,袁盎的性格和才能註定了這位仁兄終究會成為朝中的風雲人物,而且多年後他將一手炮製一個天大的冤案。
這位仁兄非常的勇敢,呂產的風頭還沒過去多久,他就敢跑去向劉恆告了周勃一狀,要是膽小的人,唯恐避之不急,等過了風頭再說。
袁盎見到劉恆問道:“陛下將丞相視為何人?”
劉恆有點不解:“不言自明,社稷重臣?”
袁盎搖搖頭道:“非也,丞相是功臣,非社稷之臣,臣認為陛下對丞相過於恭敬,丞相不知內省退讓,反而面有驕色,這豈是君臣之道,臣私下認為陛下不應用此等恭敬態度待丞相。”
劉恆聽完,雖然心裡一驚,很是認同袁盎的說法,但劉恆卻默不作聲,不置可否。
劉恆不是不知道君臣之道,但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