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度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其中的奧妙:兵法不曰‘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且信非得素拊循士大夫也,此所謂‘驅市人而戰之’,其勢非置之死地,使人人自為戰;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史記》
翻譯一下,意思就是:漢軍新兵就跟老百姓一樣,如果不讓他們面臨絕境,為生存而戰,他們都會跑掉的。還怎麼用兵?還怎麼打仗?
井陘之戰的勝利證明韓信玩軍事已經玩得有多高明!
戰役時間不長,但一環扣一環,哪一環出錯,韓信就得死無葬身之地了。
如果你還覺得這沒什麼,那麼我前面說過,韓信是考慮萬一的名將,我們就以萬一來發幾個問題?看能不能更有說服力!
第一個萬一:萬一陳餘突然想通在井陘道夾擊或者埋伏漢軍呢?
第二個萬一:萬一趙軍在等漢軍先鋒軍透過後,就馬上發動攻擊分而擊之呢?
第三個萬一:萬一漢軍新兵死也要跳進河裡死呢?
第四個萬一:萬一守營趙軍不空巢出動搶功勞呢?
第五個萬一:萬一趙軍就跟漢軍死磕不吃飯,漢軍能頂得住嗎?
有這些問題你若還覺得沒什麼,我除了能喊句“即生你,何生信”之外,就只能昏過去了。井陘之戰是一場不折不扣的賭局,韓信的能耐就在於他經過縝密的思考後將這些賭博式的萬一變成了不可能的一萬。
用明代散文家茅坤的話來給他個評價吧:韓信,兵仙也,然哉!《史記鈔》
第43章:戰爭根源之制度鬥爭
韓信的捷報傳到滎陽,劉邦大喜。
隨同捷報傳來的,有功勞簿,還有韓信為張耳請封為趙王的文書。
這封請封書貌似合情合理,其實隱藏著一個不愉快的訊號,它讓劉邦心裡有點不舒服。
張耳封什麼王,自有寡人定奪,你韓信湊什麼熱鬧?劉邦心想。
劉邦雖說心裡覺得有些便扭,但還是同意了;不同意也沒辦法。
韓信與劉邦的關係開始產生微妙的變化。
一個月後,又傳來好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