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益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載於至順二年,也就是1331年,《經世大典》全書編纂而成,共計880卷,是研究元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經世大典》編年編纂完成後,元文宗圖帖睦爾命虞集為翰林侍講學士、通奉大夫,但是他對朝廷委任的高官毫不動心,很想離開京城這個政治旋渦,他以眼疾為由,請求到外地任職,擔任地方官員,卻未被皇帝允許。直到元文宗圖帖睦爾及幼君元寧宗懿璘質班相繼去世,才得以告病迴歸到崇仁。至正八年,也就是1348年,五月己未二十三日,在家中病逝。被朝廷授予“文靖”的稱號,追贈他為江西行省參知政事,追封他為仁壽郡公。
虞集學識淵博,能追究事理的本源。對學問研究精深,探幽索微,見微知著,從小地方看出大道理。精於理學哲學。是元代的“儒林四傑”之一。他認為道德教化是國家治本的大事,選用人才必須為眾所敬服。主張理學應貫穿於雅俗之中。為元代中期文壇盟主,詩文俱稱大家。文多宣揚儒家傳統,倡導理學,歌頌元室。詩風典雅精切,格律謹嚴,深沉含蓄,縱橫無礙。其詩歌風格於精切典雅中見沉雄老練,體裁多樣,長於七古和七律。與楊載、範梈、揭奚斯齊名。人稱“虞、楊、範、揭”。為“元詩四大家”之一。
虞集是元朝的高官,當時朝廷釋出的重要通告和文獻,大多出自他的手筆。在他的詩作中。有不少作品涉及撫州故土的山水風土人情。亦工詞與散曲,一生所寫詩詞文章逾萬篇,但所存只有十之二、三。著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類稿》各50卷,《虞文靖公詩集》(又曰《虞伯生詩》)。
虞集是元朝著名詩人,他的詩歌寫得文采斐然,廣為流傳。《赤城館》:
雷起龍門山,雨灑赤城觀。
蕭騷山木高,浩蕩塵路斷。
魚龍喜新波,燕雀集虛幔。
開戶微風興,倚杖眾雲散。
《院中獨坐》:
何處它年寄此生。山中江上總關情。
無端繞屋長松樹,盡把風聲作雨聲。
《送袁伯長扈從上京》:
日色蒼茫映赭袍,時巡無乃聖躬勞。
天連閣道晨留輦,星散周廬夜屬咎。
白馬錦韉來窈窕,紫駝銀甕出葡萄。
從官車騎多如雨,只有楊雄賦最高。
《挽文丞相》:
徒把金戈挽落暉,南冠無奈北風吹。
子房本為韓仇出,諸葛安知漢祚移。
雲暗鼎湖龍去遠,月明華表鶴歸遲。
何須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灑淚時。
《滕王閣詩二首》:
天寒江閣立蒼茫,百尺欄杆迤夕陽。
歲久魚龍非故物,春深蛺蝶是何王?
帆檣星斗通南極,車蓋風雲擁豫章。
燈火夜歸湖上雨,隔鄰呼酒說干將。
危樓百尺倚欄杆,滿目江山不厭看。
空翠遠凝江樹小,落霞飛送酒杯寬。
千年劍氣沖牛斗,半夜天香下廣寒。
我欲乘鸞朝帝闕,五雲深處是長安。
虞集學識淵博,很有長者風範,受到了人們的敬仰,遭到了許多人的嫉妒。最初御史中丞監察官馬祖常,曾經向虞集提出請求,推薦他的家鄉人襲伯燧到朝廷做官,虞集堅持原則,沒有依從他的請求,因此馬祖常因此與虞集產生隔閡,對他公報私仇。在元順帝妥歡貼睦爾到上都巡視地方民情的時候,曾經召虞集跟隨他前往那裡,馬祖常見機行事,唆使人故意在暗中通報虞集說:“御史裡有人想陷害他,請他多加小心。”虞集對馬祖常不懷好意的行為心知肚明,知道故意傾軋和陷害他,等到元順帝歡貼睦爾即位當皇帝后,就向朝廷提出請求,提出自己年老多病,請求返回故鄉頤養天年。
虞集很清楚馬祖常為什麼會尋找他的岔子,想方設法,從中陷害他,讓虞集儘早離開朝廷,不讓虞集再擋他的道路。過去元文宗圖帖睦爾曾經向全國頒佈通告,命令虞集起草詔令,在詔令中說,妥歡帖睦爾並不是元明宗和世瓎的兒子,是宋朝被廢除的皇帝,與做皮肉生意的妓女生下的皇室宮廷雜種,馬祖常因此秋後算賬,乘隙在皇帝面前說他的壞話,故意排擠他。虞集心裡很明白,元朝宮廷真是人心險惡,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虞集已經厭倦了官場爭鬥,為了遠離宮廷政治旋渦,就主動提出迴歸故里,他知道馬祖常不是什麼好鳥,對這樣的小人惹不起,卻躲得起。
虞集離開京城返鄉後,那些故意生意的大臣,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