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益文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段智興見了更加驚恐和著急,躊躇彷徨,毫無對策,最後不得不脫光了衣服,手裡牽著溫順的山羊,乖乖地走出城來,向蒙古大軍乞求投降。
蒙古大軍還分別攻佔了鄯善和烏爨等部落,進入了吐蕃地區。吐蕃一詞,始見於唐朝漢文史籍。6世紀時,興起於今西藏山南地區澤當、窮結一帶的藏族先民雅隆部,已由部落聯盟發展成為奴隸制政權。其領袖人物達布聶賽、囊日論贊父子,逐漸將勢力擴充套件到拉薩河流域。
7世紀初,囊日論贊之子松贊干布以武力降服古代羌人蘇毗,今西藏北部及青海西南部、羊同,今西藏北部諸部,將首邑遷至邏些,今拉薩,正式建立吐蕃王朝。
吐蕃就是現在的西藏地區,唐朝時曾經和中國和親,宋代以後也偶爾向朝廷進貢,那裡民眾的習俗都信仰佛教,尊敬和信仰喇嘛。“喇嘛”兩個字,就是指高僧的意思,具有至高無上的意義。
佛教喇嘛的祖師名字叫做巴特瑪撤巴巴,在唐玄宗在位的時期,從印度北方進入了吐蕃,提倡和傳播喇嘛教,逐漸遍及整個吐蕃地區,後來喇嘛的勢力,逐漸凌駕於王權之上。
蒙古軍隊進入吐蕃以後,猶如猛烈的旋風橫掃大雪,攻無不克,所向無敵,蒙古軍隊一邊作戰,一邊釋出通告,凡是向蒙古軍隊投降的人免予處死,原來信仰的宗教,全部照舊,不予改變。蒙古軍隊也善於政治宣傳,攻打和宣傳,雙管齊下。
吐蕃喇嘛扮底達,迎接了蒙古軍隊,兀良合臺對他也以禮相待,非常尊重。扮底達把蒙古帶領到了都城裡,勸告部落首領唆火脫向蒙古軍隊投降。唆火脫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也投降了蒙古軍隊。
當時忽必自己也作為在後面增援的軍隊,也指揮軍隊進入了吐蕃,會見了扮底達,對扮底達格外優待。
扮底達有一個家族侄子名叫拔思巴,也記載作八思巴。剛好有十五歲,擅長誦讀經文和咒語,聰穎智慧,忽必烈對他非常喜愛,命令他陪伴在身邊。
這時剛好遇到蒙哥汗傳來命令召喚他回國,忽必烈命令兀良合臺進軍西南,自己攜帶著拔思巴向北凱旋歸來,後來忽必烈當了皇帝,就拜拔思巴為皇帝的老師,共同研究學問,治理國家。
1253年,八思巴應召謁見忽必烈薛禪汗,當時忽必烈夫婦及其子女以世俗人拜見上師的禮節會面八思巴,他們共二十五人先後在八思巴前受密宗灌頂。忽必烈向八思巴奉獻財寶作為灌頂的供養。
1255年,八思巴回藏從康區迎請那塘堪欽札巴僧格受比丘戒,完成佛教出家僧人生活中最莊嚴的儀式。不久,八思巴又返回上都。當時蒙古汗王對佛教、道教等不同派別的宗教,還能夠比較公平地對待。所以,佛教與道教之間常發生辯論事件。
為了解決此事蒙哥汗王命忽必烈主持並判定兩派優劣,1258年在上都的宮殿隆重舉行了佛道辯論會,兩派各參加十七人,佛教方以時年二十三歲的八思巴為首組成。其辯論以道教一方承認自己辯論失敗而告終,十七名道士削髮為僧,少許道觀也隨之改造成佛教寺院。
1260年,忽必烈繼任蒙古汗位,立即封八思巴為國師,賜玉印。1264年,忽必烈遷都大都,今北京,在中央政權內設定總制院,掌管全國佛教和藏族地區事務,又命八思巴以國師的身份兼管總制院事。
1265年,八思巴返回西藏,對薩迦寺進行了修繕,如新造佛像、靈塔,以及用金汁書寫大量大藏經中的甘珠爾部。同時分別拜克什米爾班智達希達塔噶大巴札、羅沃譯師喜饒仁欽、納塘堪欽青南喀札第二十多位大師為師,研習修教因明學、顯宗理論和密宗修持等佛教教理儀軌,以及藏族傳統文化五明學等知識。
八思巴此次回藏居留三年,其間還奉忽必烈之命創制蒙古新字。蒙古新字是八思巴依照藏文30個字母創制的由41個字母構成的一種新文字,其語音拼讀均按蒙語,後來蒙古新字又稱八思巴蒙文。八思巴向忽必烈呈獻蒙古新字後,忽必烈極為高興,並於1268年下詔,凡是詔書及各地方公文等均必須使用蒙古新字,試圖在全國範圍內推行這種新文字。
1270年,八思巴第二次向忽必烈授予密宗灌頂。由於八思巴為元朝中央創制新文字,為元朝皇帝授予神聖灌頂,深得元朝皇帝器重。忽必烈晉升八思巴為帝師,並更賜玉印。封號全稱為“普天之下,大地之上,西天子,化身佛陀,創制文字,護持國政,精通五明班智達八思巴帝師”,又稱帝師大寶法王,簡稱帝師。
1276年,八思巴從大都抵達薩迦寺,此次八思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