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頁 (第1/1頁)
醉酒花間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朝廷派人到漢陽招安,徐壽輝和他手底下的一干將領群全都不同意,他們又不是方國珍那個反覆無常的傢伙,說造反就絕對不會招安。 但是倪文俊有了別樣的心思,彭瑩玉一死,他越發不滿足上頭有個錦繡廢物壓他一頭。 徐壽輝除了長的好什麼本事都沒有,也就彭瑩玉被朝廷嚇怕了肯讓這麼個廢物當皇帝,換成他他肯定不幹。 不過恰好這時候朝廷派人來招安,造反造出來的皇帝名不正言不順,朝廷給的高官厚祿卻是實打實的,那麼多好處不要白不要,於是他就開始和朝廷派來的人商量招安是怎麼個招法。 倪文俊是個貪心的,官職太小他不接受,隔壁方國珍叛了又降降了又叛都能步步高昇,他只打算降這一次,之後沒打算再背叛,朝廷怎麼著也得封他個湖廣行省的平章政事才行。 只要封他當湖廣行省平章,讓他反過來平定紅巾軍之亂也不是沒有可能。 倪文俊想的很好,奈何朝廷嫌他要價高不同意,雙方討價還價折騰了好長時間也沒能達成一致,最終就是倪文俊殺了手上的人質,朝廷也不再試圖招安。 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 倪文俊在朝廷那裡碰了釘子,看天完政權的皇帝徐壽輝越發不順眼。 憑什麼他累死累活連個行省平章都當不上,徐壽輝卻能樂樂呵呵的當皇帝?反正彭瑩玉已經死了,他幹掉徐壽輝自己當皇帝不行嗎? 倪文俊野心勃勃想要弒君,徐壽輝不是傻子不可能察覺不到,於是就和太師鄒普勝商量把陳友諒調到黃州來制衡倪文俊。 朱大帥想起鄒普勝和徐壽輝的安排就想吐槽,雖然他們都是泥腿子出身,但是他還是得說,那邊那麼多將領謀士竟然找不出來一個文化人。 但凡他們之中有一個讀過《三國志》都幹不出這種事。 調陳友諒到黃州制衡倪文俊,這和何進調董卓進京有什麼區別? 倪文俊不服氣徐壽輝,陳友諒的能耐比倪文俊還大,他更不可能服氣啊。 陳友諒正愁上頭有人指指點點沒法放開手腳大幹一場,得到調令後立刻安排親信鎮守打下來的地盤,自己帶上兵馬前往黃州。 徐壽輝覺得陳友諒可以和倪文俊打擂臺,倪文俊卻不那麼覺得,他覺得陳友諒是他提拔上來的大將,肯定不會和他過不去,於是行事更加囂張。 囂張沒啥好下場,倪文俊試圖謀殺徐壽輝,但是謀殺沒能成功,只能率領部下親信逃亡黃州。 結果剛到地方就被陳友諒給殺了。 倪文俊一死,陳友諒接手他的實力,還憑藉誅殺倪文俊升了個官。 這一番內鬥之後,徐宋政權內部的權臣成了陳友諒,徐壽輝依舊是個傀儡皇帝。 也不知道圖啥。 朱大帥搓搓下巴,把自己代入徐壽輝的處境,覺得他等不到倪文俊造反就會先把人給收拾了,所以倪文俊不服氣老徐是有道理的。 老徐連心裡想的全都表現在臉上的倪文俊都壓不住,想讓城府比倪文俊更深的陳友諒心服口服簡直是痴人說夢。 還是他這邊最好,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彎彎繞繞。 朱大帥心裡想著,嘴上也這麼說了出來,聽的旁邊的馬秀英直接翻了個白眼。 他們這邊沒有那麼多勾心鬥角彎彎繞繞?那李善長天天忙東忙西調解將領之間的關係是在幹什麼? 有些話騙騙別人就算了,別把自己也忽悠進去。 朱元璋摸摸腦袋,假裝剛才什麼都沒看到。正 光幕上面,轉場音樂播放完畢,人聲再次出現。 【元朝的歷史主要分三段,第一段是1206年到1271年,這個時期稱為大蒙古國時期;第二段是1271年到1368年,這個時期是大家熟知的元朝;第三段是1368年到1388年,這個時期被稱為北元。雖然之後蒙古政權一直存在,但已經不能作為大一統王朝來記載,所以就以1388年捕魚兒海戰役為分界點來畫個句號。今天的重頭戲就是1271年忽必烈建國號大元到1368年元惠宗遠逃漠北這九十八年之間的帝位更迭。】 【忽必烈的稱汗之路並不順利,具體如何這裡不做贅述,我們只需要知道忽必烈在繼位時和阿里不哥打了長達四年的內戰,在內戰期間蒙古汗國出現分裂,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這時已經開始不受中央朝廷控制。】 【蒙古帝國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為遼闊的帝國,疆域遼闊也就帶來了一個問題,過於偏遠的地方不好管。】 【元朝有上都控制漠北草原,有大都控制中原地區,兩都巡幸制讓他們能控制漠北和中原,但是再控制周邊的幾個汗國就有心無力了。所以接下來的帝位之爭只涉及漠北草原和中原,欽察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這些暫且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