擊水三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父老》、《收回幹線鐵路問題》、《論政府違法借債之罪》等文章,用輿論推動運動的發展。在文中,他批露了帝國主義以鐵路侵略、經濟侵略來滅亡中國的“新陰謀”,號召國民向政府爭取應得的權利、利益,捍衛民族獨立。同時,梁啟超順應國內形勢的發展的需要,強調法律程式與人民的權利,指出資政院應起到國會的作用決定法律,政府無視資政院的存在,嚴重侵犯了人民的權利,是無視法律的行為,必將遭受國民的強烈抗議與堅決鬥爭。
保路運動聲勢蓬勃,與轟轟烈烈的立憲請願運動一起,掀起了一陣政治狂潮,對清廷造成了極大的威脅。然而由於清政府的愚昧頑固,不顧歷史的進步與發展,最終只能成為歷史上的一串泡沫,在武昌起義的槍聲中魂飛魄散。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宮廷政變計劃
立憲運動展開後,社會各階層逐漸強化了法制觀念和權利意念,民智大開,這一切讓梁啟超欣慰不已,由於運動形式的發展,國會請願同志會決定解散。組織帝國憲政會作為將來“政黨之預備”。梁啟超建議並指揮了其組織政黨事宜。
國內的形勢越來越有生氣,可是國外形勢卻不盡人意,康有為等一批書生經商遭受種種打擊。內部同志裂痕漸大導致了心存芥蒂,所有事業無一不執行艱難。更由於國內運動消耗其大,經濟狀況頓時窘迫不已,事業遭受毀滅性破壞。
1911年3月,臺灣愛國青年林獻堂熱情邀請梁啟超訪臺,梁啟超經過一番熟慮後決定前往臺灣考察“憲政”,併為立憲事業籌集善款,24日,梁啟超偕同湯覺頓,女兒梁思順乘日本輪船“笠島丸”離開了橫濱,25日舟泊馬關,27日順澠臺界而南,28日抵臺灣雞籠山(即今基隆)。一路上樑啟超傷愁悲哀,海鷗掠過天空,留下一絲愁緒,海濤拍岸,往事卻不敢回首。回想臺灣舉人涕泣請命,似乎聽到了臺灣父老在日本鐵蹄下的掙扎呻吟;在船上聽到林獻堂的問候,恍惚間聞到了臺灣人民渴盼親人的呼喚。
“再入雞籠,警吏來盤詰,幾為所窘”,梁啟超初登基隆,便品嚐到殖民地苛政下的滋味。遊臺北、臺中、臺南等地,梁啟超目睹了臺灣人民“身無完裙居無屋”“餓殍闐路歧”辛酸悲痛湧上心頭,滿腹悲憤,自然流露,匯聚成一首首動人心絃的詩句;“破碎山河誰料得,艱難兄弟自相親”,“最是夕陽無限好,殘紅蒼莽接中原”,將臺灣人民與祖國緊密相連,血肉相融。臺灣美景罪人,卻處處流露悲痛與思念,“綿綿列蚰煙如織,暖暖平疇翠玉流,好似扶助千步蹬,依稀風景似揚州。”字裡行間無處不是血,無處不是淚。
所到之處,日本特務無處不在,嚴密監視,讓梁啟超行動頗為不便,言論受到抑制。與這些特務相比,臺灣父老卻情深似海,熱情如火,梁啟超的愛國情絲不時受到觸動,感情自然流露,竟使日警也潸然淚下,令人動容。
遊歷一月,梁啟超的感情無時不處於奔放,情感四溢。國內形勢的突變,使得梁啟超不得不滿懷惆悵告別了返回日本。
“贊歧丸”航行在中國海域,梁啟超憑舷眺望,祖國近在咫尺,自己“南飛鳥鵲怨無枝”,巨浪澎湃,哀傷、怨恨襲上心頭,回程著受傷愁悲哀的詩句:
千古傷心地,畏人成薄遊,山河老舊影,花鳥入深仇。
入境今何世,吾生淹此流,無家更安住,隨意弄扁舟。
慈禧太后死後,社會各種矛盾迅速激化,立憲派國會請願運動澎湃,革命派起義不斷,宮廷也爭鬥不止。這時,宮廷內部形成了對立的兩派,一派以載灃為首,一派以載濤、載洵為首,兩者爭鬥不止,載濤等與欲以立憲來從載灃等人手中奪取政權,於是迅速與梁啟超等聯絡起來,欲以“全力扶循禁衛軍,使之成為心腹,然後一舉彼舉而廓清之。”
此時梁啟超正夢想國會,追求議會政治。1911年6月4日,在他的指導下,原政聞社、預備立憲公會、帝國憲政會、湖北憲政籌備委員會等立憲團體集聚北京,召開大會,成立國會性質的憲友會,在徐佛蘇、雷奮、孫洪伊等人的領導下,在各省建立分會,成為立憲派統一的全國性政黨。梁啟超的《中國政黨之將來》、《政黨與政治上的信條》成為憲友會活動的指示塔,引導著立憲派走向國會的勝利。
可是,清廷在預備立憲過程中,大行暴政,致使物價飛漲,民不聊生,饑民不斷暴動起義,而此時革命派也逐步擴大了聲勢。梁啟超敏銳地看到,清政府末日即將來臨,須立即整頓國事,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於是加快了他的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