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搬入了曾家。老太太吩咐把東院兒撥給孫家母女住,也供暫時停靈之用。在停靈的大廳之前掛著兩個大油紙燈籠,上面各有一個大黑字“孫”,上面兩張白紙條兒交叉貼上,擋住了字的一部分,用以表示這是孫宅的喪事,並且是在孫宅舉行的意思。老太太指派幾個男僕和幾個女僕來幫忙,這樣使母女二人辦起事來便很容易了。這個喪禮,地方上人都知道是曾家的外親,地方官及士紳都來弔祭。老太太讓人在院子裡設下祭壇,請和尚唸經,超度亡魂。
在“雙七”這些日子,曼娘始終穿一身白孝服,夜裡她和母親在靈堂帳幕後面奪靈。最初,在黑夜裡,黑帳幕,棺材,那些蠟燭,她看來心中怕得顫抖,緊緊縮在母親身旁。在白天,她們得照顧和尚的飯食,親友的僕人送禮來時要賞腳力錢,以及其他一切一切的事情,所以她真是累得精疲力盡。可是她心裡實在悲傷,四十九天整個喪禮的氣氛,使她對父親的死亡感覺得倍加深切。
曾老太太,經平亞的母親同意之後,做了一件不同流俗的事情。那時平亞頂多是個未婚夫,曼娘認真說,還不算過門。但是老太太一心要使這個內侄的喪禮之中有“女婿”參加。在“開弔”的那一天,許多客人來弔祭,一定得有一個男人接待客人。最要緊的是客人在靈前行禮的時候,棺材旁邊兒要有人還禮。夜裡,平亞看見母女二個已經十分疲勞,他提說他要代替守靈。
曼娘自然是千恩萬謝。有表親家幫忙,喪事可以辦得風光體面,真是存亡均感。再一個感激的理由是出喪之時,平亞要身穿女婿的孝,並且他已經代替她母女守靈,分擔了母女的沉痛不少。她再感激的理由是父親去世之後,寡母孤女,煢煢無依,家裡添了個男人,心中極感安慰。再一件令她感激的理由,是遵照祖母的意思,平亞不再叫她母親“舅母”,而改叫“媽媽”了。這是一件極不尋常的事,因為已經正式結過婚的女婿,這樣叫起來還感覺不自然呢。還有再讓她感謝的,是平亞為人正派大方、年輕、英俊、斯文。所以這兩個人,男十八、女十六,都穿著白孝服,在“七七”居喪期間,每逢在早晨或在靈堂昏黃的燭光之中相遇時,曼孃的眼睛裡總是溼溼的,誰也不能說那是守喪中的眼淚,是感激的眼淚,是悲傷的眼淚,還是幸福快樂的眼淚。
尤其是,曼娘聽見平亞叫她“妹妹”,或是她叫平亞“平哥”的時候兒,她的芳心萬分感動。因為她是曾家的表親,不是同姓一族,所以不能與曾家的女兒同排位次而叫“大姐”、“二姐”、“三姐”,叫曼妹也聽著不好,所以曼孃的母親就教平亞叫曼娘“妹妹”。
在此等情形之下,索性把這些顧忌拋在九霄雲外,這兩個年輕的表兄妹走親密一點兒也不妨。可是曾太太很嚴謹,曾經告誡兒子,不可不拘禮法。
曾太太說:“平兒,你天天看見你妹妹,她那麼有教養,我很喜歡她。可是你若尊重你這位未來的妻子,就不能不守禮法。夫妻之間,要相敬如賓。”曾太太出身於讀書人家,像“相敬如賓”這種典故是掛在嘴邊兒上的。
結果是一對青年男女反倒越來越顯得疏遠,而實際上則傾慕日深。
有一次,平亞向曼娘表示親近,碰了曼孃的釘子。一天晚上,只有他們倆在供桌前面,曼孃的母親剛巧到廚房去了。他們倆又談到木蘭跟他那一段兒短短的私塾生活。平亞說他在北京見過木蘭,現在比以前長高了一點兒。他不明白為什麼女人悲傷時會比高興時更美,並且他納悶兒為什麼曼娘穿著白孝服會有一種幽靈般的美。他看來曼娘似乎像個觀音菩薩,那麼遙遠得可望而不可即。可是她的聲音卻聽來熟悉自然,又因為她那些日子哭得太多,以致說話有鼻音,那種聲音不是來自幽靈界,而是來自這個凡世人間的。
平亞說:“妹妹,自從我上次見你,這兩年你也長了。”
曼孃的眼睛躲避開平亞的目光。
平亞問:“為什麼你對我這麼冷淡,對我這麼疏遠?”曼孃的眼睛抬起來。這分明是心中不服。要說的話太多,不知從何說起。她停了一下才說:“平哥,不要冤枉我。你給亡父這麼盡心幫忙,母親跟我是終生難報的。”
平亞仍憤憤的說:“但是你對我太疏遠了。到了這個時候兒,你還是文質彬彬咬文嚼字兒的跟我說終身難忘。我做這一切,還不分明都是為了你?在我心裡,你家我家完全是一件事。為了你,我願穿三年孝,不要說是一百天了。你若是對我不那麼冷淡疏遠,對咱們倆不是都好嗎?”
曼孃的強硬在心裡軟下來,她只是微笑說:“咱們倆的好日子還有一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