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些外放很久了的朝廷軍隊。
………………
兩天之後,黃得功和劉良佐先後領兵趕到武昌府。
說實話,之前的時候,他們原本對於興國公的軍令,要他們緩慢穩步進逼,以攻心戰為主的這種戰法,他們是有點不屑的。
覺得張獻忠所部都是積年老賊了,要是這麼簡單就能打敗這些流賊,說得他們接受招安,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要知道,張獻忠所部之前才在谷城接受過招安,隨即又反叛,還害得當時主持招安他的總督熊文燦被腰斬於市。
然而,隨後的情況讓他們倆都大跌眼鏡。
一開始,他們非常詫異,這麼攻心戰的效果竟然這麼好?他們隨便說說,流賊那邊就軍心不穩了。不過他們也很快知道,原來流賊軍中早就有朝廷內應,是興國公早在半年前就派過來的。
看著局勢好像很順利,他們兩人當然也是樂意的。但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突然之間,流賊就大舉退兵,然後他們提兵追趕。
結果還沒追到武昌府,就有訊息傳到,說李定國和劉文秀都已經接受招安,包括武昌府在內的流賊大軍皆在接受整編,而沒有提出要求說要領原有兵馬等等。
這也等於是說,流賊大軍真得是接受了招安,原本以為規模龐大的會戰,就這麼悄無聲息地結束了。
不管是劉良佐,還是黃得功,算是親眼見識了興國公的厲害。因此,趕緊過來請見興國公,絲毫不敢怠慢。
甚至他們的頂頭上司,躲在他們後面的監軍太監盧九德,也是飛馬趕來,最終是和他們一起去見了興國公。
盧九德,原本是王之心的一派,由王之心所派,一直掌握著京營,後來是南方鳳陽這邊朝廷軍隊的監軍之權。
不過當初清算王之心的時候,盧九德因為戰功被赦免了。
雖然如此,盧九德見興國公的話,心中還是惶恐的,一直不知道怎麼改抱興國公的大腿好。
如今有了這個大捷的機會,他自然是不會放過,對張明偉的恭維,都讓劉良佐和黃得功看得目瞪口呆。
原本在他們面前威嚴赫赫的宮中大太監,竟然還有這麼一面?
如果他們在京師的話,就不會對這種情況有驚訝了。因為只要是宮裡人,別管地位高低,只要見了興國公,都是差不多的。
原本的話,不管是誰,朝廷要派那麼多錦衣衛到他們軍中,肯定是不樂意的。哪怕是沒什麼歪心思的黃得功,也是如此。
不過在見識了這些之後,他們連個屁都不敢放,興國公說什麼,那就是什麼。
於是,就這麼的,武昌府內外,幾十萬大軍雲集,全都在接受整編,卻沒有引起一點騷亂。
要是一般情況下的話,就算張明偉再厲害,這麼多人,他也沒法安排的。
但是,剛好武昌府是楚王就蕃之地,那是從大明開國之初傳下來的。雖然幾百年積累起來的財富被張獻忠搶了,但是固定資產是搶不走的,包括那田產在內。
有了開封那邊的經驗,加上原來的楚王作死,被張獻忠給滅門了。原本屬於楚王的田產不用說,剛好可以拿來安頓大部分流賊。
不過這個事情太大,涉及地方鄉紳,有開封那邊的經驗在,絕對是要一個重量級的人物坐鎮。
張明偉自己還要繼續追擊張獻忠所部,還要入蜀地作戰,不可能在這裡長久待的。但有一個人合適,就是在金陵的太子。
但太子趕過來,也是需要時間的。
就在張明偉在武昌府這邊忙碌的時候,前線的訊息,也是一個接一個地傳過來。
艾能奇被李定國和劉文秀說服,領著他的部下接受招安。這當然是好訊息了。
接著,孫可望也是聞風而降。這又是一個好訊息,同時也刺激了追擊的朝廷官軍。眼下就張獻忠那邊的本部人馬了,這份大功就看花落誰家!
然而,或許是太過順利了,白廣恩和張羅輔為了搶功,都等不及安置剛投降的流賊,就去追張獻忠所部。
結果萬萬沒想到,張獻忠竟然在半路伏擊了白廣恩和張羅輔兩部。沒等他們兩人穩住陣腳,之前投降的孫可望從背後殺出,頓時,殺得白廣恩和張羅輔兩人大敗,全軍潰散。
這訊息立刻急報武昌府,頓時這裡的氣氛立刻便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