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山打老虎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書信,嗯?這書信……有什麼不一樣嘛?很普通嘛。
“叔公太言重了……”
三叔公卻顯得很認真,他眯著眼,眼裡露出智慧的光,心裡感慨,陳家有族譜以來,可追溯至西漢,至陳家高祖迄今,不曾有過這樣的人物,這個小子,大智若愚啊,看上去傻乎乎,像書呆子的模樣,實則深不可測,他咳嗽,竟一時忘了自己親孫子的事,依舊笑容可掬道:“正泰啊,這個……這個,這書信,要趕緊發出去才好,得讓那李二郎早一日看見。”
陳正泰搖頭:“只怕要緩一緩,我聽馬周說,皇帝陛下不喜歡看我的書信,哎……真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
三叔公頓時心思又開始活絡起來,心裡很是遺憾,李二郎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啊,哼哼,老夫身邊若有個這般體貼,說話還這般好聽的人,只怕要多活幾年。
陳正泰小心翼翼的將信箋收好,他現在要顧慮很多的事,首先,他得把陳家錯綜複雜的各種親戚關係認全了,沒辦法,這個時代都是大宗族,人口太多。除此之外,還有養豬的事,有製鹽的事,哪一樣都很緊要。
這日下來,都太平無事。
開春時節,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陳家門前的青石板路,那磚石的縫隙間,也生出了苔蘚,稍不留意,便讓人腳滑,外頭的行人寥寥,不過陳家裡的來客門可羅雀,平日也沒什麼來客,這樣的日子,已持續很多年了。
家族的敗落,想來就是從來客的多寡開始吧。
好在陳家人已習慣了。
陳正泰這幾日都往城外的鹽池跑,這精製的白鹽,必須加大產量了,至於銷路,卻是不必愁的。
當然,他的心思還在李二上頭,也不知得了自己的食譜,自己所獻的老火湯,恩師吃了是不是要龍顏大悅,可是……為啥至今為止,也沒什麼訊息來?
大明宮裡……
連日的陰雨,卻沒有阻擋朝中君臣們欣賞這開春美景的閒心,一年之計在於春,此時正是春耕時節,乃是關乎國運最要緊的事,李世民連日召問三省以及戶部諸官,這幾日下來,事務繁雜。
只是……自打上一次吃了那湯引發了勃然大怒之後,李世民心裡,卻彷彿藏著心事。
一方面,是征討梁師都軍情連日沒有後文,讓他擔心。
另一方面,令他心裡空落落的卻是……那陳正泰的書信……沒有了。
其實……陳正泰每一次修書來,他都很嫌棄,裡面的用詞太肉麻了,而且無休止的問吃了嗎吃了嗎,很是厭煩。
可現在一下子沒了音訊,卻猛地讓人不適起來。
李世民竟覺得,心底深處,有幾分悵然,好像每日忙碌之餘,少了一些什麼似的。
他本想去問問馬周,卻細細思來,又覺得不妥,索性緘口不言。
不過,他藉故旁敲側擊的詢問了門下省官吏,陳正泰的父親陳繼業的鹽務,本想借著鹽務的事,瞭解一些內情。
可誰曉得門下省的官吏回答更讓他覺得奇怪,從前那陳繼業天天上疏來叫委屈,現在也不上疏了,陳家父子一下子好似銷聲匿跡一般。
這不是陳家人風格啊。
莫非……陳正泰……病了……
這倒讓李世民心裡微沉,要知道這個時代,任何一場病都是了不得的事,莫說是尋常百姓,即便是皇家,因為一場大病夭折早死的也是不少。
李世民甚至已想命御醫去給陳正泰看病了。
可細細思來,終是忍住,他沉住氣,決心收收心,多想一想陳正泰的壞處,比如那混賬小子給朕的食譜,熬的那一鍋壞湯,哼,朕還沒有治他的罪呢。
這筆帳,李世民雖不提,心裡卻記得,他的心裡有一本密密麻麻的賬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