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椒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自序
這是一本*,記下的都是連環畫和連環畫收藏方面的話題。
從購買和集攢連環畫起,連環畫就融入我身心,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幾十年來,連環畫隨著時代演進和社會進步而不斷發展,我的收藏經歷也變得豐富多姿,連藏中酸甜苦辣鹹各種滋味,經常帶給我喜怒哀樂的情緒變化,使我的生活激起浪花、泛出漣漪。平生業餘只做成了這麼一件事,我感到充實和欣慰。
去年初夏,北京鼎圖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張志波先生見到我,希望我寫一寫連環畫收藏。我當時毫無思想準備,不置可否地表示考慮考慮。隨後將此事拋到腦後。連藏有什麼好寫的?該寫的已經寫過了,大量都是流水賬,沒有什麼價值。再說個人收藏侷限性大,更缺乏普遍意義和代表性。
張志波很執著,懇切地說服我。盛情難卻,於是我沉下心來細細回憶和思考。畢竟五十多年了,找書、買書、讀書、儲存、交友、經歷的事不算少,各種感受與心得也足以裝滿幾籮筐。思路開啟,可談的話題竟似山泉一般噴湧而出。
我沿著我收藏所走過的道路,梳理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又回想起許多與連環畫有關的事,就這樣信筆列出約百個題目,每個題目都能做做文章。由於找到可寫內容,心裡踏實了,某些內容自認為挺有意思,又增強了自信心。我終於產生了一吐為快的願望,便按照擬出的題目一篇篇寫下去。這些千字文寫得順手,於是從夏到秋,從秋到冬,逐漸草成了初稿。
這本小冊子,共分成五部分:前三部分是個人收藏經歷和感受;第四部分寫走出象牙塔,投身收藏活動,與連友們交往;最後一部分寫敬慕的畫家與編輯。
想說的話,基本全傾訴了,但仍意猶未盡,而我這支拙筆又做不到十全十美,我也不想把話全部講完,不留一點空間餘地。連環畫不會滅亡,連藏仍在繼續,仍在發展,留下空間餘地,自會有別人來書寫補充。比如,嶺南連環畫家群體值得書寫,東北、天津、江浙等地一些畫家也該寫寫。這些遺憾,就留待別的連友去彌補吧。
1 初衷
初具規模(1951…1966年)
攢書的念頭萌生於一次小同學聚會。中學時代完成由興趣到需要的轉變。花七年時間才攢齊滬版“三國”。*前夕,存書已達到一定數量,對畫家的熟悉也令友人折服,然而收藏意識卻十分淡薄。
初衷
我收藏連環畫已經55年了,歷經半個多世紀,從未間斷過。總有人問:“您是怎麼攢起小人書的?”換言之:“收藏的初衷是什麼?”要回答這個問題,還得從頭說起。
1951年,新中國成立後的第二年,我10歲,正在上初小三年級。我就讀的學校是北京樹德小學,一所私立學校。班主任老師姓邢,教我們語文課。邢老師篤信基督教,據他講,他曾得過一場大病,久治不愈,一次冥冥中見到耶穌現身,撫摸了他的額頭,不久病就好了,從此他步入宗教殿堂,成為一名虔誠的教徒。我那時還小,對此不置可否,無非當作故事聽聽罷了。
當時正值建國初期,不但物質匱乏,精神生活也挺單調,平時最大的享受就是看場電影,而電影都是黑白片。彩色電影後來才出現,1956年《祝福》是第一部彩色片。直到1959年,第一部寬銀幕電影《北大荒人》才公映。孩子們玩的,不要說遊戲機,連電視機都還沒有發明呢!我記得那陣男孩平常玩的,主要是拍洋畫、搧三角(用煙盒疊的),此外就是蹲在地上蹶著小屁股彈球,或者將撿的瓦片磨成方形,在地上互相投擲,擊中對方的算贏,被擊中的認輸。條件稍好些的,可以滾鐵環,還能抖空竹、放風箏。女孩子愛玩跳猴皮筋,或者縫個沙包翻羊拐,再不然就在地上劃些道道,單、雙腿地跳格子。
所幸的是,街頭巷尾擺著不少租書攤鋪,花一分錢就能租上一本,如果想租回家,先得交一筆押金,每本還得花兩分錢。我那時放學後,常光顧書攤去“解饞”,去得勤的是東單附近一條叫棲鳳樓的衚衕裡,一家門臉兒較大的租書鋪,屋裡屋外全貼掛著小人兒書封面,花花綠綠的煞是惹眼,意在招徠讀者。我在書鋪看了大量小人書,多是一些口吐白光、寶劍飛落的舊連環畫,新作品也有,可惜不太多,雖然長了見識,但滿腦瓜裡裝的全是俠客打鬥。
記得三年級開學不久,班裡來了一個插班生,姓葉,名叫葉仲石。葉同學住在學校馬路對面協和醫院宿舍區,他父親是醫院大夫,很有些社會地位。葉仲石與大夥熟了以後,某天邀集班上幾位同學去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