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年第5期,可訪問楊奎松個人網站。
21 參見《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頁。
22 參見《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二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19頁。
23 參見《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頁。
24 參見《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22頁。
25 參見《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20頁。
26 參見《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21頁。
27 參見《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68頁。
28 參見《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65頁。
29 參見楊奎松:《華德事件與新中國對美政策的確定》注41、42。可訪問楊奎松個人網站。
30 參見《建國以來周恩來文稿》第一冊,中央文獻出版社2008年版,第91頁。
31 林孟熹:《傅涇波生平紀年》,《紀念傅涇波先生座談會資料彙編》,2004年印行,第10頁。
32 林孟熹:《傅涇波生平紀年》,《紀念傅涇波先生座談會資料彙編》,2004年印行,第10頁。
33 傅涇波:《約翰·司徒雷登博士》,燕京大學校友會校史編寫委員會編:《燕京大學校長司徒雷登》,第16頁。
34 郝平認為由於周患癌病及當時的政治環境,傅、周未能會面,參見郝平《無奈的結局——司徒雷登與中國》第420頁;而林孟熹則模稜兩可,一說“他似乎並沒有見到周恩來,陪同前去的人都是這樣認為”,一說“會不會是當時的各種政治因素,周只單獨接見傅而不讓他人知曉?”參見林孟熹《司徒雷登與中國政局》第98…99頁。
35 林孟熹:《傅涇波生平紀年》,《紀念傅涇波先生座談會資料彙編》,2004年印行,第10頁。
36 關於傅涇波與周恩來會面與否的問題,傅涇波1986年在致鄧穎超的函中,則是另一種說法:“金陵一別物換星移,1973至1974年波等雖在中國但以環境特殊終未獲謁見總理而返美……”參見何迪:《傅涇波老人》,《燕大文史資料》第7輯,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版,第49頁。
37 《紀念傅涇波先生座談會資料彙編》,2004年印行,第10頁。
38 《紀念傅涇波先生座談會資料彙編》,2004年印行,第10頁。
39 《紀念傅涇波先生座談會資料彙編》,2004年印行,第10頁。另見林孟熹:《司徒雷登與中國政局》,北京:新華出版社,2001年版,第100頁。
傳教士外交家(1)
——讀《司徒雷登駐華報告》
1981年,司徒雷登辭別人世已經19年了。
這一年,美國維斯特威沃出版公司(Westview Press; Inc)公開出版了題為《被遺忘的大使:司徒雷登駐華報告,1946—1949》一書,編者肯尼思·雷教授(Kenneth W。 Rea)、約翰·布魯爾副教授(John C。 brewer)本著對歷史負責的執著,經過與美國國務院、美國國家檔案館的多次交涉,終於得到將報告公開出版的允許,從而使這批珍貴的檔案文獻得以公諸於世。1990年7月,江蘇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尤存、牛軍翻譯的中文譯本。
《司徒雷登駐華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一書彙集了時任美國駐華大使司徒雷登自1946年7月21日至1949年7月18日期間致美國國務院的212份報告,對了解司徒雷登其人其行其思提供了第一手的材料,編者認為:《報告》“帶有一種學究色彩,反映了一個基督傳教士的赤誠、失望和惆悵”。1
筆者認為,將《報告》與其*《在華五十年》、手記《司徒雷登日記》互相校讀,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1946年7月,昆明發生了“李聞案”。先是,7月11日,“救國會七君子”之一的李公樸在回家途中遇刺身亡;繼之,7月15日,西南聯大教授聞一多在參加李公樸追悼會後的回家路上亦倒在了槍口之下,李聞二人均為代表第三勢力的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