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吻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紀念佛首迴歸,在大明寺內建立了這座類似於日本建築的弘佛亭。弘佛亭楹聯:千年弘德隨雲易;一縷佛心伴月行。(想知道《他從末世來》更多精彩動態嗎?現在就開啟微信,點選右上方“+”號,選擇新增朋友中新增公眾號,搜尋“Qidianzhongwenwang”,關注公眾號,再也不會錯過每次更新!)(未完待續……)
第八四二節 小魚考拉的爭風吃醋
兩個大美女,還都是上上之選的大美女之間,大概是不會有什麼友情的吧。更何況顏沉魚和考拉可是情敵,是不折不扣的情敵。顏沉魚可是安初遇這一片的,可是和安青桔站在一起的,考拉就是半路加進來的啦,不是顏沉魚很是喜歡的哦。
弘佛亭內供奉著一塊上題“佛”字的泰山石,佛字由樂峰敬書。在泰山石碑的背面;刻有陳從周先生最後的墨翰“無量壽佛”四個大字,亭子內頂有浮雕釋迦牟尼弘佛圖。
鑑真佛教學院位於鑑真紀念堂之後,整體設計採用仿唐風格,校園內綠樹成蔭,芳草匝地,碧水環繞,古典建築錯落有致,鐘聲梵音縈繞,與千年古剎大明寺融為一體;是風景秀麗、環境宜人的讀書研修聖地。
學院堅持“學修一體化、生活叢林化”辦學方式;實施“以信為本、以戒為師、解行相應”的道風修持教育。
注重夯實學僧文化基礎水平、提升宗教素養知識,強化英語、日語會話能力,拓展實際應用技能;致力培養愛國愛教、弘揚人間佛教、自利利他、能荷擔如來家業、促進和諧友好的合格僧才。
有寺廟的地方必有塔,通常人們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浮屠即是印度梵文中塔的別稱。
相傳隋文帝未登基時,遇一印度僧人,文帝與之甚洽。僧人贈他一小袋佛舍利。囑雲:“此乃大覺遺靈,故留公與之供養。”帝諾。文帝登基後,曾與曇遷法師將舍利子倒出。經反覆計數,忽多忽少,莫能所測,大奇之。曇遷則徐徐雲:“諸佛法身。過於數量,非世間所能測耳。”於是,文帝乃用七寶瓶藏之。至天下初定,俄爾思及梵僧所言,因而將舍利分送各州,令以建塔供之。大明寺棲靈塔之舍利。乃為其中之一。
棲靈塔於隋文帝仁壽元年(601年)初建,塔高九層,雄踞蜀岡,塔內供奉佛骨,謂之佛祖即在此處。本焚僧大覺遺靈之言,故稱“棲靈塔”。
隋唐時期,揚州的政治經濟發展很快,已成為江南地區的商貿中心,全國第三大都會。繁華程度僅次於長安、洛陽。日日商賈雲集,遊客如潮。歷代文人墨客,皆喜光臨。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高適、劉長卿、劉禹錫、白居易等均曾登臨棲靈塔賦詩讚頌。李白登臨此塔後,在《秋日登揚州西陵寺塔》詩中讚歎道:寶塔凌蒼蒼,登攀覽四荒,頂高元氣合,標出海雲長。永珍分空界,三天接畫梁。水搖金剎影,日動火珠光。
詩人白居易、劉禹錫在登棲靈塔後。也有詩歌描述該塔。白居易寫詩道:“半月騰騰在廣陵,何樓何塔不同登。共憐筋力尤堪任,上到棲靈第九層”。
劉禹錫詩寫道:“步步相攜不覺難,九層雲外倚闌干。忽然笑語半天上,無數遊人舉眼看”。
可惜在唐武宗會昌三年(843)的滅佛運動中,一代勝蹟化為焦土。自此。以後很長時間內的觀光者來此,無不喟然長嘆,悵茫若失。
真宗時曾重修,然塔則被遞減為七層,後不久又被毀。宋代宋庠於寶元年間(公元1038…公元1040年)任揚州知府時。有《登大明寺塔》詩,寫到自己帶著病足攀登寺塔,可證棲靈塔在北宋時期是存在的。
鑑真大師塑像回揚州“探親”,各界人士倡議重建棲靈塔,勵圖宏業。1大明寺方丈瑞祥法師在該寺東園選址重建棲靈塔並立奠基石,儀式隆重。瑞祥法師圓寂後,由能修法師主持棲靈塔的重建,率眾僧省吃儉用,募化資金,虔心操勞。
棲靈塔開機鑽探,12月7日正式動工打樁,工程樁柱36根,另有錨固樁9很。每根樁徑為0。9米,樁深25米。不久棲靈塔以空前之新貌展現於人間。
能修法師欲以一流的風采,恢復當年棲靈塔之優峻,專請揚州建築設計院精心設計,塔身方形、平面為22米×22米,底層面積484平方米。九級佛塔置於2。50米高的承臺之上,塔下設地宮4。00米,主體結構為鋼筋混凝土,木構樓閣式,總建築面積1865平方米。
棲靈塔風格仿唐,東西南北每面四柱三間,一門二窗,平座腰簷,平座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