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呂陽看著正在趕路的部隊,眼眸裡出現了莫名的神采。
身為男兒哪有不喜歡軍旅的呢?
能夠參與其中,並且即將開拔前往與敵軍交戰,有些人會心生畏懼,有的人則是會覺得熱血沸騰。
作為“二代”的呂陽沒少接觸軍隊,以他的感官來講,看到正在趕路的部隊,內心裡只有一個想法:俺的,俺的,都是俺家的!
小孩子的思維相對單純和直接,不管部隊來自哪個家族,只要歸於陰氏指揮體系,就是屬於陰氏的。
呂武看到呂陽有神並且浮想聯翩的小眼睛,心裡自然是感到無比滿意。
作為家族繼承人,不能看到浩浩蕩蕩趕路的軍隊,露出畏懼的表情是最差的結果,同樣不能沒有任何情緒波動,表現出“**”再合適不過了。
同車的呂歡看上去則是有些懶洋洋。
不是作為繼承人來培養,自小就會被灌輸一些不能有額外野心的思想,甚至會被洗腦效忠家主。
這樣一來,能適應各種環境即可,有多餘的心思就顯得沒有必要了。
各個家族對子嗣其實都是採取類似的教育方式,不會用同一套教育模板來教導所有家族的男丁。
說白了就是一種分工模式,培養唯一繼承人,再擇優選個“備胎”來以防不測,其餘則是會教育成為“工具人”之類的角色。
那樣看著好像挺不公平和殘忍的?
然而,對於一個家族來說,其實才是最為明智的教育模式。
到了現代,西方的精英教育就是那麼一回事,有明確的定位,什麼階層接受什麼教育,以至於大多數西方的普通人會顯得無知到令人懵逼,又極易受到煽動。
並不是他們沒腦子才容易受到煽動,是平時接受教育時,教育模板進行無數次的暗示,搞成了一種能被動喚醒的潛意識。
聽著好像很魔幻是吧?
但是!
瞭解一下阿三,再去研究一下他們從西方照搬的教育,源於阿三制度帶來的放大性質,會知道並不是在口胡。
用土味的話來概括:龍生龍,鳳生鳳,老鼠兒子打地洞。
這麼一套玩意,諸夏玩了幾千年之久,後來被拋棄或者說被明面禁絕了。(暗地裡嘛……,懂的都懂)
莫大恩德啊!
普通人可算也能有出頭之日。
雖說普通人還是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才能出頭,好過再怎麼努力都無法打破階級壁壘吧!
陰氏的男丁經過呂武的努力造人達到七位。
只是,對於發展越來越好和地盤越來越大的陰氏,怎麼看數量都依然不足夠。
呂武選擇拉有數的家臣一把,將家臣的子嗣納入到家族教育體系中去。
這樣做收穫了無數!
首先是家臣更加忠誠,再來就是陰氏不滅,能得到了世世代代的“工具人”。
而他們還要對陰氏感恩戴德的。
感恩就對了!
其餘人想獲得教育,還沒那個機會。
“主,發現秦人哨騎,並已殲滅。”葛存的戰車緩速在呂武所在戰車的側方,又說道:“秦人哨騎已現,或知我軍前來。”
秦人會玩騎馬,一點毛病都沒有。
他們的祖先本來就是養馬的出身,歷經數代人的變革才漸漸玩起了農耕,越來越像是諸夏的一員。
目前的時代中,騎馬作戰這一方面,秦人比起狄人和戎人玩得更溜。
比較令人看不懂的是,秦人跟諸夏的列國交戰卻拋棄使用騎兵投入交戰。
難道是大兵團的正面硬剛,騎兵沒什麼作用?
如果是跟諸夏的諸侯國開戰,秦人甚至連派哨騎外出警戒和偵查都不做,倒是跟狄人或戎人交戰會派出哨騎。
其實也不難理解的。
諸夏打的是有規則的戰爭,哪怕是遭遇到敵軍的傳令兵都不會阻攔,別提去進行獵殺。
狄人和戎人沒有“武德”作為約束,秦人跟他們玩耍才會這麼講究。
戰爭這種事情,歷來就是“你發現我,我也瞅見了你”,區別是發現者能不能將訊息傳遞回去。
呂武伸手扶了一把差點顛倒的呂歡,下令道:“陰氏騎士盡出,無需宣戰直襲義渠營地。”
葛存沒二話,行禮應道:“唯!”
這一次有三千陰氏騎士參戰,不被歸入“徒”或“羨”的編制,某種程度上來講等同於不存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