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榮譽與忠誠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就是那麼大搖大擺地途經晉國,期間還受到了晉國沿途貴族的款待。

晉國沒有任何一家貴族阻攔齊國、衛國和魯國要去參加會盟的隊伍,甚至已經實際開戰了的齊國和魯國在沿途遭遇到,一樣互相彬彬有禮地派人進行致意和問候。

沒有阻攔三個國家隊伍的包括智氏、韓氏和範氏,只是這三家沒有款待或派人去向齊君呂環、衛君衛衎、魯君午致意和問候。

其實能夠理解的。

真要去攻擊有一國之君的隊伍,才是犯傻到突破天際。

結果是,齊君呂環、衛君衛衎、魯君午平平安安地穿過晉國,爬山涉水進入蜀地去參加楚國和秦國牽頭舉行的會盟了。

楚國和秦國選擇在蜀地進行會盟的理由很簡單。

那不是秦國上一次被晉國揍得挺慘的嘛!

楚國也被晉國狠狠地教訓了一次,不敢再跟晉國剛正面,欺負宋國的同時,需要給秦國加油鼓勁,才決定在蜀地舉行會盟,再威逼利誘晉國的一幫小弟來參與會盟。

剛打贏楚國又狠狠教訓秦國的晉國,內部發生了動盪,導致一幫小弟對晉國失去信心,還真跑去參與楚國和秦國牽頭的會盟。

不得不說,真是一件令晉人傷心的事情。

留守國內的呂武當然會關注蜀地會盟。

就是,哪怕真的打聽到什麼訊息,時間一長就不再是即時資訊,只會是知道而知道,過時的資訊不再有多高的價值。

“國勢如此艱難,我輩不可懈怠。”士魴看似感概地說道。

呂武的理解是士魴巴望著能再一次去入侵齊國。

然而,呂武卻認為齊國拳打這個國家和腳踹那個國家,對晉國是一件極度有利的事情。

魯國一旦被齊國打疼,能選擇的就是重新靠攏向晉國,真情意切地喊爸爸,求保護。

莒國遭到齊國的入侵,不管打贏還是打輸,同樣只能選擇堅定地當晉國的小弟。

晉國重新將魯國和莒國扒拉到自己身邊,某種程度算是將齊國給困住。

呂武說道:“唯魯與莒不獨抗齊;宋亦勢危,不可補救。”

士魴贊同地點頭,說道:“宋存,楚不可北上。”

宋國這一次也去參與蜀地會盟。

晉國這邊卻一點都不怪宋國。

歷經了三場大敗的宋國要是再不喘口氣,真的要堅持不下去了。

晉國卻空不出手幫宋國一把。

這樣一來,晉國還有什麼理由,又有什麼臉面,去要求宋國不能參與蜀地會盟呢?

齊國、魯國、衛國則不一樣。

無論怎麼看,晉國從來沒有虧待過魯國,甚至屢屢幫魯國擋住來自齊國的壓力。

所以,魯國背叛晉國從裡到外都屬於不義的行為!

而關於魯國這一次背叛晉國的事情,他們自己用春秋筆法給輕輕代過。

也就是不講理由,不記載過程,哪怕親自去參與了,依然當沒那麼一回事。

說好的禮儀之邦呢?

原來玩筆桿子的,不要臉是有傳統,徒子徒孫是在學習這些前輩???

衛國是個什麼情況?

只能說衛國只有衛君衛衎腦子被門夾了,相反從執政到國人的腦子都很清醒。

呂武這邊就有新軍討伐衛國的情報。

魏琦和解朔帶著沒有滿編的新軍討伐衛國。

衛國率軍迎戰的是執政孫林父。

一個衛國的“軍”跟晉國的新軍擺開陣勢,還沒開打孫林父就獨自上前,乾脆利索地給投降、投降……投降了!

史官將這一次晉國與衛國的戰爭命名為“義之戰”。

聽著有點反諷的意思啊?

對晉國有情有義的是衛國執政孫林父,承托出衛君衛衎的腦殘。

“新軍將歸師途中,新軍佐率軍留於衛。此事我已答應。”呂武頓了頓,又說道:“君上有令傳於你我,新軍將行留守之責,你我率下軍南下攻鄭。”

這特麼就是一件講不清楚的糊塗事。

上一次呂武無視了智罃的暗示,壓根就不想去打舉喪的鄭國。

結果倒好!

國君以下達命令的做法,搞得呂武依然需要去討伐鄭國。

呂武要是料到國君會下命令,還不如上一次就順從了智罃。

當然,世界上沒“如果”,也不存在“後悔藥”這種玩意。

士魴是知道這件事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道祖

道祖

快樂的悲劇
凝聚真龍血脈,攪動七界風雲!……非洪荒,慢熱流。……
仙俠 連載 1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