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受約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作者:臥龍生
宣告: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載後請在24小時內刪除。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開創風氣領風騷
——淺談臥龍生的經典之作《新仙鶴神針》
一、奉為經典當之無愧
無論古今中外,也無分那種行業,一個人能在他從事的行業中,超越同儕,開創風氣之先,就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
開了風氣之先,而更能在此一行業中,久領風騷,維繫其聲譽和成就不墜,就更為難得了。
在近半個世紀以來,臺、港武俠文壇中,擁有此風光、享有此尊榮的大概也只有金庸、臥龍生和古龍三數子而已。
本篇談的就是臥龍生和他的力作《新仙鶴神針》。
本名牛鶴亭的臥龍生,是河南人,三十年代以流亡學生參加軍旅,一九五七年解甲退役。這個時期正是臺灣式俠小說的萌芽期,郎紅浣、伴霞樓主揮筆倡議在先,算得上是臺灣武俠天地的拓荒開發的英雄。
臥龍生初離行伍,雖由於戰亂未能接受完整教育,卻是一位天才橫溢的人物,蟄居臺中時就替玉書出版社寫了第一部處女作——《驚虹一劍震江湖》,由於廣受好評,遂再寫《風塵俠隱》。
這兩部“牛”刀小試的作品,雖然是小試,但卻佳評如潮,不過若論寫作的藝術,則仍深受朱貞木、鄭證因等前輩的影響,還保留著說書的風味。
一九五八年,臥龍生挾《驚虹一劍震江湖》及《風塵俠隱》的聲威,以《飛燕驚龍》北上問鼎,在臺灣第一大晚報的《大華晚報》發表,立即風靡了臺灣讀者,今又重新修訂,幾近改寫,改名《新仙鶴神針》,遂在香港《武俠世界》雜誌連載,更被東南亞多家華文報紙競相轉載,造成一股“臥龍生旋風”,也使他的聲譽光燦如旭日之升,與香港的金庸遙相輝映。
平實據論,《新仙鶴神針》在創作的藝術上,不僅擺脫了說書的格調,完全以清新、雋永的新面貌與世人見面,更難能的是,作者在書中有多方面作了“開風氣之先”的發明和啟迪,而被後繼的作者奉為圭臬,稱之為經典之作,實在是當之無愧的。
二、著墨不多意境自出
金庸、臥龍生以及稍後的古龍,他們三位都是重寫武俠小說新里程、新紀元的開宗立派的奇才。金庸的“胸羅萬有、學貫中西”,既精且博,古龍則浸淫新文學又受西洋文學的薰陶,宜乎有此巨偉成就。但臥龍生就不然了。
誠如各界人士所知、臥龍生當時不過是位“失學”、軍中“退役”下來的青年,居然就能仗著一支筆,躍馬武俠文壇,搴旗斬將,會盟諸侯,成為問鼎武俠天下的霸主,這番功業,若以他的學歷而言,簡直不可思議,除了承認天縱英才外確實無法解釋。所以名評論家葉洪生先生曾經戲喻說:“臥龍生是‘小本錢’做‘大買賣’。”甚為至論。
臥龍生的成就全靠得天獨厚的才情,他無法和別人一樣,掉書袋子,也不屑鑽故紙堆,翻名勝大辭典,所以在他的作品裡,對山川名勝、古都重鎮,絕少引經據典的扮述,儘管著墨不多,而要表達營造的氣勢、意境自現,不唯匠心的配合,烘托出那種境界和氣氛,也讓讀者臥遊到他筆下的景色之美。
現試摘幾段如下:
第一章介紹藏真圖,描繪山景——偈話下面畫著連綿山峰,夾峙著一道幽谷,谷內峰迴路轉,曲折盤旋,幽谷盡處,蒼松林立,一鬆特高,宛如撐傘,月光透松下照,滿地碎鋪銀星,一道清溪繞過巨松下,直向一個深澗中流去,溪水不大,如一條水簾下垂,只是那深澗深不見底……
再如馬君武偕李青騖返里省親,寫村景——抬頭一看,只見三面淺山環抱著一座小村,村前一溪清流,水聲潺潺,村西邊山腳,佳木鬱蔥中,隱現出一堵紅牆……
再如第五章,馬君武騎靈鶴降至大岩石上,他打量四周形勢——看四周都是壁立高峰,當中是一片兩裡方圓的盆地,也許四周都有山壁阻擋的原故,別處是冷風刺面,這盆地中卻暖和如春,遍地綠茵中,雜生著各種奇花,五色繽紛,芳香襲人。
以上三數小段,只不過隨手由書中摘出,看作者輕描淡寫,文字用得極為簡煉,但那一幅幅的景色已然宛在眼前,作者的寫景手法,宛如西畫中的速寫,國畫中的白描,其寫江南風光,則旖旎秀麗,寫深山大澤,則奇絕深遠,寫江河溪泉,則奔騰動魄,細泉淙淙,無不妙到毫巔,這不但證明作者的文字功力,也看出他想象和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