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竹下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崇禎皇帝登基建極之後,在他那些東林賢臣的建議下,減免了大量賦稅——這些賦稅基本上都是商稅,各地的關稅,主要集中在富庶的東南地區,而東林黨,和那些地區的商賈,也就是這些減免賦稅的徵收物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只是崇禎皇帝對士紳官員是夠好的了,對小民百姓卻是無絲毫的憐憫。

大明朝在萬曆年間之所以能夠達到了每年賦稅超過白銀四百萬兩,國庫充盈,又能支撐起那赫赫有名的萬曆三大徵,靠得就是萬曆皇帝斂財的水準。不過萬曆皇帝不從小民身上刮錢,只從東南那些富庶的商賈士紳身上刮錢,而明朝的文官來自於那裡的格外多些,因此萬曆皇帝在位四十八年,被文官罵了一輩子。現在崇禎皇帝廢止了這些‘惡稅’,可是問題來了,遼東要打仗,反賊要圍剿,錢從哪兒來啊?

東林黨的那些賢臣們建議皇帝加徵農賦——反正他們有功名之人,有免農賦之特權,這對他們也沒什麼影響。

於是皇帝大筆一揮——加徵遼餉。

這一加,就加了六百六十萬兩。

其實遼餉倒不是崇禎朝才開始加收的,實際上,早在萬曆四十六年,為了應付老奴在遼東的軍事進攻,便每畝地加徵三厘五毫之賦,第二年又加了三厘五毫,萬曆四十八年又議請再加二厘,前後平均每畝土地加徵銀九厘,計五百二十萬零六十二兩。

崇禎皇帝又給加了一筆。

其實這也沒什麼。

就拿大同鎮旁邊兒的陝西布政使司來說吧,按照朝廷的估算,大概每畝產糧大約能賣銀五錢左右,畝稅是銀兩分左右,加上遼餉兩分七厘,共應四分銀到五分銀上下。也就是說,十稅一——這稅不算重。

可是民眾從來苦的不是正稅,而是林林總總的雜稅——漢朝文景之治時候,三十稅一,夠低了吧。但是各級官員靠著什麼貪腐斂財?還是各種附加和手段——落在百姓頭上,三十稅一差不多變成了十稅五。

現在朝廷十稅一,那麼落到下面,十稅七八總是有的。而且到了後來,崇禎皇帝又是一條條各種名目的稅收加了下來。

陝西馬政早就荒廢百年,現在要把盤子重新鋪開,要增加陝西每畝五錢銀來買馬,崇禎準了。

到了崇禎年已經繁衍到數十萬人這個龐大數字的大明宗室也要吃飯,而他們又不事勞作,只能國家供養,而國家又拿不處錢來。於是崇禎垂詢了東林黨之後大筆一揮,農民加賦!

陝西因此又多了一份加賦。

治理水利,國家沒錢,加稅!

…………

如此林林總總,原本在豐年被張居正評估為畝產收入可到四、五錢銀的陝西省,天子和東林黨在崇禎元年給當地農民定的畝賦稅總和已經高達二兩銀子。

把農民賣了也交不起啊!

而且這還不算完——崇禎皇帝又要追繳拖欠的賦稅。

拖欠賦稅在大明朝幾乎已經成了一種習慣,有的是因為災年,朝廷減免,有的則是因為當地民風彪悍,因此強拖著不給。崇禎皇帝即位之後,仔細一查,立刻大怒,下令追繳這些刁民拖欠的稅賦。陝西又撞在了槍口上,其實刁民確實有,但是不是陝西這些老實巴交的農民——小冰河時代已經在大明朝持續了差不多五十年,陝西經常是大旱天災,朝廷也經常減免賦稅。

反倒是富庶之地的松江府,這樣一個風調雨順,土地肥美,河流縱橫,糧食畝產量亦是遠勝西北苦寒之地的富盛之地,卻是硬拖了三十年的賦稅不給。每年欠稅上百萬,而朝廷每次欲要查辦此事,都是受到極大的阻礙——朝中不知道多少文臣都出身於斯,本鄉本土的,哪裡查的下去?

每每萬曆帝要徹查此事,文臣雪花兒一般的奏章就上去了,對萬曆皇帝破口大罵,說他與民爭利,不體恤百姓……

同時另外一個極辛辣的諷刺則是——到了清朝,康熙小辮子統治年間,蘇松常外加鎮江四地又一次欠稅,欠稅的人中僅僅是當地有名望計程車紳就足有一萬三千五百一十七人!

韃子皇帝可不像是朱家皇帝這般好說話,對待文人也不是那麼優容,康小辮子下狠手整治,朱國治親自執行,以“抗糧”的罪名,一律逮捕。其中嚴重的三千人交刑部論處,開除公職、革去功名和流放了上萬名讀書人。

大明朝從永樂帝后,二百多年,一共才流放了多少讀書人?

當時探花,授翰林院編修的葉方靄,被查處欠稅一厘銀,也就是一文錢,照樣給革了功名。太常寺官兒張訒庵欠稅一厘被貶職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流光飛舞
關於八一物流譽滿全球: 在那山的那邊海的那邊有一群八路軍,他們屌絲又窮逼,他們飯都吃不起。善良的娘希匹開動腦筋給他們送金幣,...
仙俠 連載 260萬字
樓高不見章臺路

樓高不見章臺路

字如卿
關於樓高不見章臺路:和其他穿越女不同,沈莙沒有半點作為穿越女該有的優越感。歷史學得不錯,沒成想是架空。家世不算太差,可惜卻是庶出。有個頗受寵愛的生母,偏偏去的早。爹不疼娘不愛的卻也平穩地及笄了。參選秀女,被撂了牌子。低不成高不就地加入了內庭怨婦女官一族。於是得過且過,不思進取,小日子過得也還算滋潤。原以為好容易看懂了遊戲規則終於熬出頭了,卻在此時開罪了一個喜怒無常的擅權宦官。從此小心翼翼磕磕絆絆
仙俠 連載 87萬字
北宋生化危機

北宋生化危機

俗墨
關於北宋生化危機:閉上眼,一個餓殍千里,行屍遍地的地獄便過去了;睜開眼,一個風雅清麗,雍容鼎盛的北宋已經撲面而來。從生化末日穿越到北宋,成為了後周皇族遺脈,本以為逃離了那個噩夢般的末世,誰知生化危機依舊如影隨形,跟隨他來到了北宋,在重文輕武,卻又豪客如雲的大宋,一場驚心動魄的生化末日席捲全國。那一年,大遼已經日薄西山,苟延殘喘;大金如同紅日初升,其道大光;宋江悍然揭竿而起,橫行千里;方臘割佔東南
仙俠 連載 123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