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工破碎的砂粒。石英顆粒有裂紋出現,玻璃相中析出針狀莫來石晶體,有流動結構,均說明當時化鐵爐能夠達到相當高的溫度。 從遺址中出土的大量鼓風管的情況推測,化鐵時有可能已試用換熱式熱風裝置,有一種陶質鼓風管,外敷厚約45mm的草拌泥,下層泥料表層燒熔下滴,靠近拐角處的泥料熔融順角流下,據測定溫度,燒琉溫度當在1250℃~1280℃之間。風管的這種燒琉狀態,有一種解釋認為,它可能是架設在爐頂上,作為預熱管道使用的。
此外,在出土的大量碎鐵塊和熔渣中,有不少梯形鐵板和鏵、鍤、錛、钁、鋤、斧等鐵器殘片(厚度約40~70mm)。這些遺物可能是化鐵爐所用原料,方形的鐵砧和鐵錘,既是鍛造工具,又是用來破碎原料的工具。大量的木炭渣表明所用燃料為木炭,爐中殘留木炭凝塊,有的與表面微熔的鐵塊凝結在一起,某些器形尚能辨認。由這種現象推測可能是分層裝料的結果。從出土的爐襯看,斷面明顯分成三層,至少已經過兩次停爐和補爐,補爐的材料與耐火磚所用材料相同。根據出土的遺物推測,對於這樣大的熔爐,當是半連續操作的,每過一定時間,出一次鐵水,澆注一批鑄範。當熔鍊過久或鑄範已畢需適時停爐。這說明漢代工匠已很好地掌握了熔爐的操作程式。漢代鑄造技術,在戰國時代鑄造鐵器和銅器的技術上又有所發展。這時鑄造所用的範有泥範、陶範和鐵範,特別是鐵範的使用,使鑄造鐵器的質量及效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從南陽瓦房莊發掘出的各種模及範來看,其工藝過程大致如下:制模工人就地選取黃粘土,羼入35%左右的細砂,加水調泥,製成模版,然後精工細雕地挖模面,按照嚴格的尺寸要求,塑制不同模面上的各個部位的形體。模面制妥後,塗上塗料涼幹,這是首先的必要的制模工序。在澆鑄之前,先合模,糊加固泥,再將鑄模送入窯中烘烤,到一定溫度之後停烘出窯,乘熱澆鑄鐵汁,在澆注時將澆口、冒口注滿鐵汁,以適應模腔收縮的需要。待鐵汁在模腔中凝固到一定程度之後,開啟加固泥,脫去泥模,再打掉澆口鐵,即可獲得鐵質的鑄範。然後把鑄出的鐵上範、鐵下范進行合範,再將鐵範芯插入範腔中,並用某種鐵工具將鐵範捆紮夾固,以免澆注時鐵汁的熱漲作用而開裂。合範後,也可能入窯烘烤,乘熱澆注鐵汁,待鐵汁凝固到一定程度之後,開啟鐵範,並打掉澆口、冒口鐵,便獲得產品。 鑄造技術方法的發展還表現在疊鑄技術方面。疊鑄技術就是把許多範片或範塊層層疊合起來,用統一的直澆道,一次澆鑄出多個鑄件。這種方法在戰國時已經發明(梓溪:《談幾種古器物的範》,《文物參考資料》1957年8期。),它主要適用於小型鑄件的大量生產。到漢代疊鑄技術又有了進一步發展,如河南溫縣發掘的一處漢代烘範窯,出土有500多套疊鑄範,有16種鑄件,36種規格,一套範有4~14層不等,每層有1~6個鑄件,最多的一次可鑄84件,這樣就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南陽瓦房莊冶鐵遺址出土有幾件疊堆微熔遺物和三至五個“V”字形鐵犁鏵套疊遺物等,充分證明南陽是最早採用雙堆疊鑄技術的冶鐵大郡。 鑄範的設計也相當科學,範腔之間的泥層很薄,為使範面緊湊儘可能減少吃泥量,有些範的直澆口製成扁圓形,合範用的榫卯定位結構也按此原則予以佈置。範的外形與範腔相吻合,不少鑄範削去角部,使邊厚儘可能一致,不但可以減少範的體積和用泥量,而且使散熱更加均勻,提高鑄件質量。 範芯的製造,除自帶泥芯外,形狀簡單的用泥條捺入芯座內。複雜的,如車(車口)泥芯,用泥質對開式芯盒製成。南陽瓦房莊發現的東漢時期多堆式疊鑄(車口)範,範塊採用對開式垂直分型面,兩堆鑄範共用一個直澆道,使金屬實收率更高,澆注時間更少,說明疊鑄技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
鍊鋼的方法,特點和應用
1)電弧爐鍊鋼
電弧爐的基本構造如圖1所示。利用電弧產生的熱量來熔化爐料和提高鋼液過熱溫度。由於電弧爐不用燃料燃燒的方法加熱,故容易控制爐氣的性質。可按照冶煉的要求,使之成為氧化性或還原性。電弧爐成為在鑄鋼方面應用最普遍的鍊鋼爐。
2)感應電爐鍊鋼
鍊鋼採用無芯感應電爐,其工作原理和構造鑄鐵的電爐相同。爐體結構與外觀如圖2所示,主要包括感應器和坩堝兩部分。但由於鍊鋼需要消耗更多的熱量,故在輸入功率方面比同樣容量的熔鍊鑄鐵用爐大。鍊鋼用的感應電爐依爐子容量(坩堝直徑)的不同而採用不同的頻率,容量在10kg左右的用高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