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了良好的山區天然草場。
天山山脈雪線變動於3500~4500米之間,北低南高,有不少山峰終年積雪。中國境內的天山通常以東經88°附近的達坂城為界,分為東西兩部分。西段山勢高峻,山脈延續,少斷裂埡口;谷地盆地面積較小,冰川發育,南北交通困難。東段除博格達山較高外,山勢較緩低。冰川規模較小。由於天山隆起於塔里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之間,成為氣候的重要分界。北側較溼潤,南側乾旱。北坡有云杉林分佈,南坡多山地草原。植物、土壤垂直變化明顯。北坡的雲杉林分佈在海拔1600~2800米之間,為重要的森林資源。發源于山地的河流有伊犁河、瑪納斯河、阿克蘇河等,在山間或山前形成大面積綠洲,成為新疆的主要農業區。伊犁河谷盛產蘋果,吐魯番盆地盛產葡萄。山地草場廣闊,為優良牧場。伊犁馬、焉耆馬、新疆細毛羊均為優良品種。山間礦產資源有鐵、有色金屬、煤等。蘭新鐵路經哈密盆地、吐魯番盆地至烏魯木齊市,穿過天山山脈。由伊犁至焉耆的天山山區公路也已開通。
天山的雪峰博格達峰上的積雪終年不化,人們叫它“雪海”。在博格達的山腰上,有一個名叫“天池”的湖泊,海拔1900米,深約90米。池中的水都是由冰雪融化而成,清澈透明,像一面大鏡子。潔白的雪峰,翠綠的雲杉倒映湖中,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是新疆著名的旅遊勝地。
天山山脈把新疆分成兩部分:南邊是塔里木盆地;北邊是準噶爾盆地。這兩大盆地雖是一對孿生“兄弟”,但自然特徵卻大不一樣。塔里木盆地被高山團團圍住,氣候特別乾燥,大多是沙漠地帶,只有在邊緣地區的綠洲上才能種高粱、棉和瓜果。準噶爾盆地西北邊緣的山地不很高山,而且有很多缺口,大西洋、北冰洋的氣流能夠進入,所以氣候比較溼潤,除了盆地內有一些綠洲可以種杆春小麥、棉花、瓜果等到外,這裡的草場優良,畜牧業發達。著名的克拉瑪依油田也在這塊盆地上。
天山神秘大峽谷地處天山山脈南麓,新疆庫車縣城以北64公里的山區,位於217國道公里處北側,海拔1600米,最高山峰2048米。大峽谷由紅褐色的巨大山體群組成,當地人們稱之為克孜利亞(維吾爾語意“紅色的山崖”),峽谷南北走向,末端稍向東彎曲,全長5000多米,經億萬年的風雨剝蝕,山洪沖刷而成,是我國罕見的自然風景奇觀。走進天山神秘大峽谷,谷內山體陡峻,懸崖絕壁,奇峰異石,千態萬狀。峽谷隨山勢變化,忽而寬闊,忽而細狹,最寬處53米,最窄處米,僅容一人側身而過。大峽谷內現已定名的景點共有四十二處,較為顯著的有:神犬守谷、旋天古堡、顯靈洞、玉女泉、臥駝峰、月牙谷、一線天、懸心石、虎牙橋、情未了等。更為顯著的峽谷內還有一處盛唐時期的千佛洞遺址,石窟內壁畫藝術水平可與同時代敦煌壁畫相孋美,而石窟中保留的漢文化完整豐富,在古西域地區數百座石窟中絕無僅有,體現著古龜茲文化和佛教文化的融合,反映了維漢兩族人民悠久的傳統友誼和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
谷內遊程曲折,峰迴路轉,泉水叮咚,鳥鳴啁啾,夏日暑氣不侵,冬季溫暖如春,奇情異趣,引人入勝,遊人稱絕,實為天然佳境。天山神秘大峽谷已吸引著無數海內外遊客前來觀光旅遊!
這天是個星期天,山谷內遊人如織,遊人們接踵而來,好像過了今天以後就看不到這裡的風景一樣,非得要今天就來看完她不可。
不過,今天的情況有些異樣,遊客裡有不少的外國人,而這些外國人和本地維吾爾族差不多,不是本地人,根本看不出他們之間的細微差別。他們也說維吾爾語,也吃當地美食,也懂當地的民情風俗,穿著打扮也和當地人一樣。景點管理處可不管這些,只要有人來玩,他們就感到高興,管他是什麼地方人呢,只要他們掏出人民幣就行了。
山谷內氣氛詭異,那些像當地人的外國人,一個個像是著了魔似地往山谷內走,似乎想到山谷內去搶金子。但是,就在這些人都進了山谷之後的幾個小時內,雖然不斷地有人往裡走,卻竟然沒有一個遊客從山谷內出來。這個現象,是一個叫哈木提的保安感覺到的,因為,若在平時,門口總是有人進進出出,而今天,從早上九點鐘以後,就只見進的,不見出的,哈木提就覺得不對勁,總覺得有什麼事情要發生,就對另一個保安說,要他替自己一下,他進山谷檢視一下。
整個峽谷有五千米長,就是開放的地段,也有三千米,現在進去了這麼多人,少說也有兩三千人的樣子,竟然會沒有人往外走,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