絢爛冬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寫了地球大氣因為溫室效應的影響,南北極冰雪極速融化,海平面升高,地球上大量國家和民族面臨滅頂之災之際,中華民族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在無數英雄兒女的浴血奮戰下,英勇捍衛自己獨有的領土,保衛中華民族的諾亞方舟——青藏高原,與美、日侵略者鬥智鬥勇,進行殊死搏殺的壯烈故事。
《聖經》上關於大洪水的記載,到底是信史還是傳說的爭論,至今還沒有什麼結果。諾亞方舟的故事,也令許多的上帝子民們感到困惑。但是,因為溫室效應的影響,大地上熱浪灼天,空氣渾濁,厄爾尼諾現象橫行,保護大氣的臭氧層出現巨大的空洞,而南北極的冰雪,也真的在開始融化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第一節 秘而不神的小島
1、秘而不神的小島
夕陽西下的南海,遼闊的海面上,浮光躍金,點點歸帆,在霞光的映照下,像一幅壯美的圖畫,讓人覺得美不勝收。
中科院設在南海某島的海洋監測站,白色的屋頂上,被金色的霞光籠罩著,顯示出一種令人感到神秘莫測的氣氛。
但是,來來往往的漁民,卻從沒有人對這個小島上的建築物感到奇怪,因為,在遼闊的南中國海上,各種研究機構多如牛毛,漁民們已經見怪不怪了。特別是這個監測站早在十年前就已經設立了,也一直不見它對漁民們的生活產生過什麼影響,也從來沒有在電視上廣播裡,報紙的字裡行間出現過。所以,這個監測站,一如這個小島一樣,讓漁民們司空見慣,渾然不覺它的存在。
也確實,這個監測站所做的工作,一點也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十年前,受中科院的指派,氣象研究所在這裡建立了這個監測站,以監測海水的細小變化。這真是再尋常不過的工作了,但就是這個極其尋常的工作,在這一天的早上,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而就是這個發現,使得今後幾十年的世界秩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建站時,研究員老楊是第一個上島的人員之一,十年來,當年同他一起上島的研究員中,已經有不少人離開了小島,但是,老楊卻一直堅持了下來,十年海風的吹拂,已經讓他白的有些嚇人的面板,變得跟非洲人差不了多少了。也不知道為什麼,他會對這項枯燥乏味的工作,產生這麼大的興趣,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一呆就是十年。如果不是島上有清晰的影片電話,妻子和孩子可以經常看到他,一下子覺察不出他臉色的變化,十年不見,單憑臉色,猛地一下子出現在妻子和孩子們面前,他們肯定認不出站在面前的人是誰。
小島方圓也就一平方公里,北面是一座小小的懸崖,高不過五十米,但卻陡峭難行,只有一條窄窄的石縫直通海面。而被海水沖刷得光光滑滑的岩石上,劃有一道道醒目的測量線,以監測海平面是否升高。老楊每天的工作時間當中有一項工作,就是一天三次開著摩托艇到這裡來察看海水升高的情況,然後記錄下來,再透過海事衛星,發到所裡,不過也就是一串枯燥的數字,彙報完之後,他也絕不多說一句話,放下電話,就到海邊去畫他的油畫。
小島的南面是一片小小的沙灘,細細的沙子白白的一直延伸到了海水裡,遠處是一片蔚藍色的大海,海天交接處,永遠都是看不到盡頭的白雲烏雲彩雲。
島上原本還有另外一個小夥子和他一起工作,但這個小夥子在幹了兩年以後,就再也忍受不住島上的孤獨和寂寞,在一次颱風來臨前的早晨,坐軍方的飛機,離開了小島。
當時,老楊說,看著小夥子離開時的情景,他自己也真的想一走了之。但他最終堅持了下來。當然,如果他堅持要走,所裡也不是不會考慮換人,畢竟他已經連續幹了七八年了。因為,像這樣的海洋監測站,在全國一萬多公里的海岸線上不知道有多少。在渤海、黃海、東海、南海中的許多小島上,都設有這樣的海洋監測站。只不過,老楊所在的這個小島上的監測站,是我國最南端的監測站,離亞洲大陸最遠罷了。
2049年十月一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誕辰100週年的大喜日子,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規模空前的閱兵式。電視臺透過實況轉播,向全國人民乃至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威武雄壯的軍姿,同時也展示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最新式的武器裝備。當然,這也是向一些野心勃勃的國家暗示,中華民族已不是一百年前那樣,可以任人宰割和欺負了。而五十年前的1999年的鄧公時期,也舉行過這類盛況空前的大閱兵,雖然那時候就沒有人敢欺負中國了,但整體的實力,仍然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而又透過五十年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