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任用蘇秦。
蘇秦就往東到趙國去。正趕上趙肅侯任用他的弟弟公子成做相國,號稱奉陽君。奉陽君也不喜歡蘇秦,蘇秦只好離開趙國,到其他國家試試。
鋒芒初露
蘇秦又遊歷了燕國,一年多以後才見到燕文侯,他才找到展示自己才能學說的機會。他向燕文侯進言道:“燕國東面有朝鮮、遼東,北面有林胡、樓煩,西面有云中、九原,南有易水,土地面積縱橫有兩千多里,在役士兵幾十萬,戰車六百輛,戰馬六千匹,糧草足夠維持數年。南面有碣石山、雁門山豐饒的物產,北面的大棗、栗子也收益頗豐,百姓即使不耕種田地,僅憑大棗、栗子的收入也足夠維持生計。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天府之國了。當今天下太平,百姓安樂,不見兵戈戰火,將士陣亡,沒有哪一個國家能比得上燕國。大王知道為什麼會這樣嗎?燕國之所以能免受他國侵略,是因為有趙國做它南面的屏障,阻擋貪婪的秦國啊!秦國與趙國曾經五次交戰,秦國獲勝兩次,趙國獲勝三次,秦、趙雙方的國力都有所削減,而大王依仗趙國屏障的庇護,從背後對雙方都有所制約,這就是燕國不受侵略的原因。況且秦國要攻打燕國的話,就得穿越雲中、九原,經過代郡和上谷,行程數千裡,即使佔領燕國都城,秦國也明白根本守不住。顯而易見,秦國只能對燕國望而卻步。如果趙國要攻打燕國,號令一下,不出十天,幾十萬大軍就可進駐東垣。進而渡過易水,用不了四五天,就能抵達燕國的都城。因此說,秦國攻打燕國,得在千里之外作戰;趙國攻打燕國,只在百里之內作戰。而燕國不擔心百里之內的戰禍,而憂慮千里之外的禍患,可沒有比這更失策的了。所以,要是大王用我的計策,先跟鄰近的趙國訂立盟約,然後再去聯絡中原諸侯一同抵抗秦國,齊趙的注意力就會轉移到秦國那裡,燕國就不用再擔心會遭到齊趙的騷擾和攻打了。”
三寸之舌也能左右歷史(2)
燕文侯說:“先生言之有理,不過我國國小民弱,西面與趙國毗鄰,南面與齊國接壤,齊、趙都是強國。您若一定要以合縱之策來保全燕國,那麼我就委任您為燕國的宰相,作為您成功的資本。”
於是燕文侯賞賜給蘇秦車馬行囊和金銀布帛,派他出使趙國。
六國合縱
蘇秦到達趙國時,奉陽君已經去世,朝廷也沒有了主心骨,蘇秦就趁機勸說趙肅侯。趙肅侯說:“寡人年紀不大德行也很淺,登基時間又短,也沒有治國安邦的經驗,寡人正在發愁呢,如今先生有心保全天下,安定諸侯,寡人也願意委任先生為國相,作為先生遊說各國聯合的資本。”於是趙肅侯賞賜雕花車子一百輛,黃金一千鎰,白璧一百雙,錦緞一千匹,派蘇秦去遊說各諸侯國。
這時,周天子把祭祀周文王和周武王的祭肉賜給秦惠王,以示恩寵。秦惠王十分得意,派犀首(公孫衍)去攻打魏國,擒獲了魏國將領龍賈,攻佔了魏國的雕因,並且打算向東進軍。蘇秦擔心秦軍會打到趙國來,便用計激怒張儀,使他到秦國去,然後再透過他影響秦王的決策,阻止秦國伐趙。
於是蘇秦又去勸說韓宣王,他一面稱讚韓宣王的賢明與韓國軍隊的強大,一面又指出韓國對秦國俯首帖耳的態度只能使國家蒙羞,以致讓天下人恥笑,最終還是給自己留下禍根。聽完蘇秦的話後,韓宣王氣得臉色大變,揮動手臂,瞪著眼睛,手握寶劍,仰天長嘆道:“寡人雖無能,卻也絕不會去侍奉秦國。今天先生用趙王的行動來啟發寡人,寡人願委任您為國相。”
蘇秦又用同樣的方法勸說魏襄王,魏襄王說:“寡人沒有什麼賢能的地方,今天有機會聆聽先生高明的教誨。如今先生用趙王的行動來號召我們,寡人願委任您為國相。”
蘇秦趁機東去進見齊宣王,同樣,他向齊宣王陳明瞭合縱抗秦的利害關係。齊宣王說:“寡人不夠聰明機敏,我國又地處偏僻遙遠的東方,面臨大海,交通極為不便,因而未曾有機會聆聽高人的指導。如今您用趙王的行動來號召我們,寡人願委任您為國相。”
接著蘇秦就往西南去勸說楚威王,他對楚威王說明楚國是秦國最為懼怕的國家,楚國強大,秦國就會受到削弱;秦國強大,楚國就會受到削弱。而以楚國的實力足以號令諸侯,領導合縱聯盟來對抗強秦。楚威王說:“我國西面與秦國交界,秦國早有野心奪取巴、蜀,吞併漢中。秦國如同猛虎豺狼,有吞併天下的野心。而韓、魏兩國因受到秦國的威脅,立場總是不夠堅定,所以也不能同它們共謀大事。如果跟它們共謀大事,恐怕它們會背叛我們而歸附秦國。這樣,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