蒂帆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也沒有派兵前來攻打。
次年,劉邦攻打楚國,兩軍在彭城交戰,漢軍大敗。劉邦逃到了梁地的虞城。他對身邊的人說:“像你們這些人,要你們有什麼用,我還與你們一同謀劃天下的大事,這簡直就是笑話!”謁者隨何上前說:“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於是,劉邦說道:“有誰能夠為我出使九江國,不管採用什麼辦法,只要讓英布出兵叛楚,把項羽拖在齊地幾個月。那麼,我奪取天下就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了。事成後,我一定重賞他。”於是,隨何請求出使,劉邦便派了二十人與其一同前往。
到了九江國以後,隨何透過該國的太宰求見了英布,英布知道他的來意,也明白奇貨可居的道理,就想晾他幾天。隨何白白等了三天,後來,隨何沉不住氣了,遊說這位太宰說:“你們大王之所以不肯接見我,一定是認為楚國強大,漢國弱小,害怕跟著漢王沒有前途。我這次出使的原因就是要跟大王說明這個問題。如果我能夠見到大王,說的話又是對的,那也正是大王想要聽的;如果說的話不對,就請大王將我們這班漢國的使者當眾處死,來表明大王與楚國同心協力的誠心。”太宰把隨何的這番話轉告給了英布,英布看到時機差不多了,就召見了隨何。
隨何勸降(下)
隨何見到了英布,對他說:“這封書信是漢王囑咐我一定要鄭重地呈獻給大王的,以表達他對您的敬意。我私下裡很奇怪,在這亂世中,大王為什麼要與楚國保持那麼親近的關係呢?”英布回答說:“這有什麼可奇怪呢?我早已經是楚國的臣子了,我不與楚王搞好關係和誰搞好關係?”隨何接著說:“大王您與項羽都身為諸侯王,大家的地位都是一樣的,您卻情願當他的臣子,這不是自甘墮落嗎?我猜這一定是您認為楚國強大,只有跟隨它,國家才會長治久安。那麼項羽率軍攻打齊國,大王應該像過去一樣,身先士卒,傾盡國中的軍隊,作為楚軍的先鋒才是。如今,您只是調撥了幾千人的部隊去援助楚軍。臣侍奉君主,就是您這樣嗎?漢王攻打彭城,項王被齊國拖住,分身乏術。大王您本應該發動所有的部隊,渡過淮河,與漢軍血戰於彭城下。您擁兵無數,卻沒有命令一人渡河作戰,而是在此觀望。試問,把國家託付給他人的人,就像您這樣嗎?您名義上歸附楚國,而實際上是想要獨立自主。我私下裡認為您這種蛇鼠兩端的做法不可取。
英雄末路(12)
“大王暫時沒有背叛楚國的原因,是以為漢王弱小罷了。楚軍雖然強大,但是天下人都認為它不是正義之師,因為項羽違背盟約,又殺害了義帝。現在,漢王收編諸侯的軍隊,回師駐守在成皋、滎陽,後方糧草源源不斷地運來,漢軍深挖戰壕、營建壁壘,分兵把守各個要塞。楚軍回軍的時候,必須經過樑地,作戰不能取勝,攻城又不夠力量,而那些老弱殘兵要從千里之外轉運糧草。如果楚軍到達滎陽、成皋的時候,漢軍只要堅守不戰,楚軍就會進退兩難,勝敗可以說是已經定了,所以說,楚軍是靠不住的。如果楚國戰勝了漢國,諸侯們必定會人人自危、互相救援,也未必天下太平了。因此,楚軍強大,就會肆意妄為,必定招惹全天下的對抗。所以楚不如漢,這個形勢顯而易見。如今,大王不歸附萬無一失的漢國,卻託身於岌岌可危的楚國,我為您的命運而擔憂。我並不認為大王手下的兵力足夠滅亡楚國,但是,如果您能夠發兵叛楚,那麼,項羽必定會被滯留在齊國,這樣,漢王就有足夠的時間來平定天下了。我建議大王歸附漢王,漢王一定會裂地而賜封您,到時候,您所擁有的就不僅僅是淮南的土地了。漢王專程派我前來勸說大王,希望您仔細地考慮。”
英布一聽條件不錯,滿口答應了隨何的勸降,但是還不敢馬上公開此事。
當時,楚國的使者也在淮南,他們正在急於催促英布發兵,在客館裡與英布商談出兵的條件。隨何透過內線得知此事,徑直闖進了客館,坐到楚國使者的上位,對他們說:“九江王已經歸附了漢王,楚國憑什麼叫他發兵?”英布大吃一驚,楚國的使者急忙起身要走。隨何便勸英布說:“事情已經商議定了,大王應該立即殺死楚國的使者,不能放他們回去,留下禍根,同時儘快地與漢國合力作戰。”英布見大勢已定,自己也沒法再坐山觀虎鬥了,便說道:“我按照使者的指示,立即起兵攻打楚國便是。”於是,英布殺死楚國的使者,起兵攻打楚國。項羽聞訊,派項聲、龍且率軍迎擊英布,而自己則留下來進攻下邑。幾個月以後,龍且進擊淮南,打敗了英布的軍隊。英布打算率軍投奔漢王,但是害怕楚軍的截擊,便帶著一些親兵,與隨何一道從小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