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陶陶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上的慷慨悲歌(4)
我們再來回答第二個問題:伯夷叔齊為什麼要阻止武王伐紂呢?這可不是小學六年級就可以回答的問題,即使現在的博士後也未必能夠回答得出來。姬發先生不是吃飽了撐著,伯夷叔齊兄弟也不是吃飽了撐著,他們既沒有瘋,也不是神經錯亂,更不是老年痴呆症發了,其實他們的心裡比誰都清楚。那麼他們為什麼要反其道而為之?
納蘭秋先生認為,伯夷叔齊兄弟反對的並不是武王,武王是一位英明的君主這已經是大家的共識,他們反對的是以暴除暴這種方式。他們已經意識到,權力是一切禍害的根源,尤其是沒有任何管束的權力會導致人性的喪失,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是一場流血衝突,為了爭奪王位,父子反目,手足殘殺,有多少無辜的生命死於非命。
正是看不慣這種爭權爭國所帶來的災難,伯夷、叔齊兄弟才以實際行動來實踐他們的理想,讓權讓國,所以他們都不當國王。伯夷叔齊兄弟希望社會有序的發展下去,即使到了非改朝換代不可,也可以用溫和的方式進行,不要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是一場大毀滅。今天武王伐紂王,但誰能保證武王或者武王之後在權力的驅使下不會變成另外一個暴君呢?變成暴君之後,另外的人又用暴力推翻暴君的統治,然後過些時候又被別人推翻,如此惡性迴圈,社會還有什麼進步可言?
然而當時有這種思想的人,除了伯夷叔齊兄弟再無他人,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他們的反暴力思想是很有價值的,在以暴除暴的模式下,自西周後,中國古代的社會制度沒有進步,只有倒退。伯夷叔齊的思想超越了前人,沒有人理解他們,所以司馬遷先生把他們比喻成獨孤的竹子。
好在他們並不是孤軍作戰,伯夷先生有弟弟做伴,叔齊先生有哥哥做伴,在彼此的鼓勵下,他們越戰越勇,最終走向了一條不歸路。
餓死首陽山
武王伐紂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當老百姓歡呼雀躍的時候,伯夷叔齊卻在屋子裡默默的流淚,讓他們萬萬不可接受的現實終於發生了,他們突然覺得與這個社會格格不入,但是他們不明白的是,到底是這個社會拋棄了他們,還是他們拋棄了這個社會?
陝西是呆不下去了,因為新的王朝周朝的首都就在鎬京,那麼該去哪呢?他們又一次感到茫然,這一次茫然比上一次來得更猛烈。
伯夷叔齊兄弟一邊茫然著,一邊上路了。最後,司馬遷先生說,他們來到了首陽山,在那裡隱居了下來。首陽山在哪裡?首陽山在今天的山西永濟,一個離陝西鎬京很遠的地方。為什麼要選擇首陽山而不選擇更遠的地方,再或者回到家鄉也行啊?這一點一直令納蘭秋先生百思不得其解,最後猜測,也許那裡是商朝遺民聚集的地方,他們發誓不與周朝為伍,也許原本想回家鄉的他們在途中聽說孤竹國也已經歸順了周朝,於是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從此伯夷叔齊兄弟成為真正的隱士,首陽山也因為兄弟倆而增添了許多悲壯的色彩。
隱居的當天晚上,哥哥伯夷先生和弟弟叔齊先生徹夜長談,這可以算是一次歷史性的談話。
哥哥伯夷先生說:〃弟弟啊,為了與周朝徹底劃清界線,哥哥我不想吃周朝生產的糧食。你看如何?〃
弟弟叔齊先生說:〃如果這能夠表達我們的志向的話,我一切聽從哥哥的。〃
寫到這裡,納蘭秋先生為伯夷叔齊兄弟倆的不離不棄的深厚感情感動不已,他們估計是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兄弟了。
民以食為天,伯夷叔齊不吃周朝的糧食,那他們吃什麼呢?
司馬遷先生告訴我們,他們挖野菜充飢。這種野菜的名字叫〃薇〃,薇是啥玩意兒?聽起來似乎是一個很美好的字眼,好多女孩子都用它作名字呢,比如曾經大紅大紫的明星趙薇女士。這麼美好的名字,這種野菜味道也應該不錯。在吃慣了大魚大肉的現代人開始對野菜情有獨鍾,孤獨二少也不例外,於是親自嘗試了一下薇的味道,無論怎麼烹製它,那個苦啊,那個澀啊,只有長征時期的紅軍受得了,因為他們吃過比薇更難吃的東西……樹皮。
※BOOK。※蟲 工 木 橋 虹※橋書※吧※
第10節:伯夷和叔齊,首陽山上的慷慨悲歌(5)
反正在首陽山薇菜是兄弟倆唯一可以食用的野菜,其他的不是有毒就是難以下嚥。
每天都吃這樣的野菜,可想而知,伯夷叔齊兄弟倆很快就瘦成皮包骨了。納蘭秋先生把吃飯當成享受,可憐我們的伯夷叔齊兄弟只能把吃飯當作一種痛苦的煎熬了,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