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 (第2/4頁)
青澀春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巴菲特們的入場券。”
堅持唱空之後的堅持唱多
6100點上的唱空者,在整整一年後的1600多點成了堅定的唱多者。李大霄認為市場的“融冰之旅”從1664點業已啟航。
李大霄唱多與唱空的邏輯是一樣的:在6124點時唱空,是因為那時的一元錢的股票,要花十幾元甚至幾十元錢買,買的是“棉花”;而1664點時,一元錢的股票花幾角錢去買,買的是“壓縮餅乾”。
之所以做出這個判斷,最根本在於政策面上的“V型反轉”。
“政策面對A股市場很重要。” 在李大霄看來最為敏感的訊號是,社保資金11月100億元悄然入市,以及以中石油集團、匯金公司為代表的央企“護盤資金”增持。
“觀察股市這麼多年,從來沒有見過匯金公司這種級別的資金買股票,你想國家都掏腰包買股票,可見已經很著急了。”
在他的技術性判斷之外,還有一個價值觀上的邏輯。李大霄認為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是一體的,“這個時候,國家也需要你入場,五毛錢能買一塊錢的東西,此時不入,更待何時呢?”
即便上週股市出現劇烈震盪,尤其是2月18日上證綜指暴跌109�58點,創下年內最大單日跌幅。惶恐聲中,李大霄建議大家,“別慌”。他認為這是市場大幅反彈後的正常回撥。
對於這輪上漲的性質,市場主流輿論認為:並非源於實體經濟的好轉,而是資金流動性推動所致。著名財經評論員葉檀甚至認為:現在唱多的人不排除別有用心藉機出貨的可能。
李大霄還是堅持自己的判斷,“從1664點做出判斷開始,我的觀點就沒有改變過”。面對“冷經濟,熱股市”的質疑,李大霄嚥下了自己的反問:“經濟週期和股市週期並不一定保持一致,我想這個說法也許更為貼切。”
現在的股市仍是希望的田野
電話訪談的間隙,偶爾有問詢聲從電話那端傳來,隱約聽到李大霄的答案:“買封閉式基金。”
封閉基金、B股和QDII,是李大霄在各種場合都推薦的三個板塊。
“對媒體、顧客、家人以及朋友,我的答案都一樣。否則,太累了。”
“在A股票市場,說像煤炭、銀行、證券,這種都是強週期的品種,這些就適合激進型投資者週期性擁有。如果是穩健型投資人,我推薦他們考慮封閉式基金和B股。”
在6000多點時,主流券商唱多銀行股,他曾提出“銀行股的風險不容忽視”。
現在,“這隻老虎在這個階段變成美女了。”李大霄開起了玩笑。
同樣,“1664點的股市對股民而言,已轉變為帶有希望的資產,那時入場的勇士,在2000多點已經得到了嘉獎,現在入場的人,則已要付出一定的‘入場費’。”
儘管謹慎,他的判斷卻從不打擦邊球。對於這點,李大霄有些驕傲:“這麼多年,我寫的每篇文章,都有觀點。”
2007年底,他跳槽新東家英大證券時,唯一的要求是:要能說真話。這讓人想起,在訪談中他對記者說過的一句話:“生命是有價值的,我不想在模糊中浪費。”
txt小說上傳分享
熊市初期賣方分析師才是真英雄
邁克·吳
為什麼近一年來,在中國A股這個大熊市中,99%的投資者損失慘重到無以復加的程度?因為我們缺少的是具備真正職業道德和從業素質、敢於放棄自己切身利益的“立場正確的賣方分析師”。
記得幾年前,在我母親以前的同事和時任上海東方國際集團的老總汪洋先生(原上海市外經委主任)家中,和他一次聊“327國債事件”說起證券從業者的道德和責任是什麼?汪總想了一下說:“證券從業唯一正確的職業道德精神是我們這個國家所需要的,真正堅持正確之路的人沒有多少,而堅持正確的判斷又敢勇於公開的堅持者更是鳳毛麟角,但是最終成功之門只為能夠堅持所有正確道路的人敞開。”
在國內牛市看多並不難,但是真正業界的英雄,卻是在熊市初期敢於公開站出來表示應該賣出的分析師,因為他要冒著丟職的危險。
這不由想起去年9月底的熊市即將開始之初,我發現在中國資本市場,只有當時任“東莞證券”首席分析師的李大霄先生(現為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對公開市場很明確地說出了“賣出”的訊號。
而當時大多數券商和機構的報告都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