塵小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內經必背的篇目,相對比較淺顯,這許希不敢問得太深,生怕葉知秋答不上來,在王妃面前這面子不好看()。所以選了個簡單的問了。
葉知秋笑了笑,站在當場,兩手一背,朗聲道:“岐伯對曰:悉乎哉問也,請遂言之。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節出焉。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噹噹一口氣把這一段全都背了下來。中間都不帶停頓的。
許希聽的頻頻點頭,對王妃露出一個讚許的微笑:“國舅爺天資聰慧,背得相當的好!”
王妃很是高興,一張胖胖的白淨臉蛋笑開了花。欣喜地望著葉知秋點頭:“是,這孩子很聰明,前不久,還給我治好了煩躁不寐的毛病呢!這病連太醫都沒治好,對了,他還治好了小公主的病,也是林億那些太醫都束手無策的。官家可高興了。”
古代資訊鼻塞,沒有報刊雜誌廣播電視,傳播訊息除了正式公文官衙邸報和民間書信往來之外,就是口口相傳了,這件事看著很轟動,但是卻還沒有傳到這許希的耳朵裡,一般的平民百姓知道者就更少了。
所以許希哦了一聲,十分驚訝地又上下打量了一下葉知秋,心想這話從王妃嘴裡說出來,絕對不會子虛烏有,因為涉及小公主,王妃~也不敢拿小公主的病來信口雌黃誇讚自己兒子的。如此看來,這件事倒是真的了,一ォ十五六歲的一個半大孩子,竟然治好了太醫都治不好的病,當真是匪夷所思。許希也是個嗜醫如命者,聽到人家很新奇的病案,那是要問個明白的。當下換了一副真誠的笑臉,甚至還把兩手拱了拱,道:“國舅爺,老朽想討教討教你這兩個病案,不知可否?”
旁邊王妃笑道:“許大人不用如此稱呼,就叫他知秋就行了,這是他的字。”
“也好!知秋,可否賜教呢?”說著,又把手拱了拱。
葉知秋很是感動,一個白鬍子白頭髮譽滿天下的老名醫,堂堂的最高醫學教育機構的校長,竟然當著別人的面向自己一個半大孩子請教醫案,這種不恥下問又比上次太醫林億的請教更為難能可貴了,葉知秋也就明白了,宋朝為什麼醫學突飛猛進,其中很關鍵的一點,就是這些醫者精誠治學的作風,為了提高醫術不恥下問的精神()。
葉知秋忙躬身還禮,便將這兩個醫案樣細說了一遍。
他說的很細,主要目的也是想利用這個難得的機會,向這位太醫局的校長灌輸自己關於溫病的嶄
只不過,許希還是第一次聽說溫病不同於傷寒,不能按傷寒的方子醫治,不禁捻著鬍鬚笑了,當著王妃的面,他沒有反駁,只是暗自搖頭,心想這孩子不知道從哪裡得了幾個偏方,治好了小公主和王妃的病,讀書讀傻了,想著一些古怪的念頭,當成學說來宣揚。
等他說完了,許希笑著對旁邊王妃道:“知秋當真聰明,能想出這一套一套的東西來,而且還言之成理,實屬難得,在太醫局裡,能與他比肩的,只怕沒幾個了。”
他這話明顯是過譽之詞,王妃如何聽不出來,卻也笑得合不攏嘴,道:“許大人還得好生教訓丨,孩子能否成ォ,還得靠你多加教導呢!”
“那是應當的。”許希忙欠身拱手道。
不管許希對葉知秋治好小公主的病案如何看待,到底有這麼兩個成功的病案在先,也說明這孩子醫術是還是有造詣的。許希也不像再考問下去,免得答不出來,丟了王妃的面子。便起身道:“咱們這就帶孩子去看看住處吧。”
按照規矩,王妃蒞臨,那是要淨街迴避的,不過王妃特意說了不必如此,她老於世故,知道如果太過張揚,孩子在這裡會被多數人孤立,而那些趨炎附勢者則會巴結討好,她知道讓孩子結交這樣的人不好,所以,她想盡可能讓孩子平靜地成為一個太醫局的學生。
提舉許希陪著王妃,帶著葉知秋往校園裡走。身後跟著王府的一大幫僕從,扛鋪蓋的,抬箱子的,拎東西的,浩浩蕩蕩進了校園()。
這太醫局是最高皇家醫學府,朝廷直接投資建設,所以建設規模自然是十分宏大的,校園裡不時能看見學生在草地樹下背書,這跟現代大學倒是很像,只是有一點不太相同的,就是太醫局裡女學生非常少,可謂鳳毛靡角,而宋朝雖然受唐朝影響,男女之防還遠沒有明清那麼變態,但是畢竟是封建禮教下的朝代,所以男女學生手拉手的在校園裡走的風景就看不見了,旁若無人地抱在一起卿卿我我的就更別指望看到了。
葉知秋很是好奇地東張西望瞧著,突然,遠處一棵樹下有人叫了聲!“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