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漫步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壺中界,臨時營地中,一張椅子,一杯清茶。
遠道而來的黃太公細細翻閱著書籍,不時捋須沉吟,而霧原秋已經在旁邊等了小半日,但還沉得住氣,輕聲問道:“太公,我的想法可對?”
在得到三知代收集的這些宗教儀軌典籍後,霧原秋搬進了壺中,花了數日翻閱,找到了這些宗教儀軌的兩個共性:
第一、所有宗教儀軌都需要大量人員,像是祈福儀式,往往以一人為主,數人為輔,共同祈願者往往都有幾十上百人;
第二、所有宗教儀軌都要用到大量傳統器具,像是刀舞,一把正式的儀刀往往傳承數代。
因這兩個共性,他冥思苦想了一番,終於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這些宗教儀式都和人的精神力相關,只不過有些儀式側重於人數,有些儀式側重於長久使用的器物。
大量的人類聚集在一起,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專心致志,靜心祈禱,精神力合併成一股,以操縱天地靈氣達到某一個目的;
又或者,以某樣長期寄託某種人類精神信念的器物為核心,比如儀刀,在揮舞中誠心祈禱,也能達到操縱天地靈氣的目的——三知代用的那把儀刀,就是南家世代相傳的,專門用來辦喪葬禮。
這些儀式應該都是遠古人類對靈氣的實際應用經驗,而且比較成熟,所以鮫人村那兩卷竹簡中並無相關記載,這不由讓霧原秋有了一點想法——“築根”這一步就是要用個人意念來控制靈氣為己用,他嘗試了一段時間了,不過效果不大,那是不是有可能是一個人的精神力太弱?
那要是換了一大堆人呢?
一大堆人心思合一,有著共同的心願,意念合為一股,由某個人代為操縱,是否就可以“撬動”靈氣,讓這些懶洋洋的傢伙動起來?
他覺得可以試試,但拿不太準,便派月娘等人又將黃太公請了來,希望能得到他的意見。
當然,得到意見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得到狐村的幫助,他這裡人少,狐村人可不少。
黃太公一時沒說話,許久後才頜首道:“似乎可行,其實聽貴人一說,也解開了小老兒長久以來的一個疑惑。”
“是何疑惑?”
黃太公合上了書,輕聲道:“類似的儀式我們狐族亦有,按族中所傳,原本我們狐族每逢月圓都要拜月,每隔六十年都要祭月一次。每次拜月,都可得到少許流漿,每次祭月,都會有帝流漿從天而降,壯大我狐群。”
頓了頓,黃太公又說道,“等後來遷入壺中界,拜月便所獲漸少,帝流漿更是從未再見。原本以為是壺中界中無日月,盛景難現,到了我這一輩已是傳說,現在聽了貴人的話,原來是人心散了……”
他說到最後,話裡頗有黯然之意,而霧原秋也是默默點頭,能聽明白他在說什麼——其實拜不拜月可能不是關鍵,關鍵是所有狐人的意念是否能擰成一股繩,不然就算沒了月亮可以崇拜,那拜別的也不是不行。
黃太公默然了片刻,又重新打起了精神,畢竟舊日之事已經無法挽回,現在搞清了原因,也許可以另立名目,重新開始“拜月”——換個別的東西當成圖騰,只要重新讓狐人們有了信仰,意念可以統一,也許能再把流漿甚至帝流漿重現於世。
現在想想,流漿也許只是純淨的靈氣之水,帝流漿乾脆就是靈氣結晶,並沒什麼稀奇的,只是便於狐人吸收利用,關鍵在於參加拜月或是祭月的人數多寡,人數少便是流漿,人數多便是帝流漿。
當然,儀式之中應該也有些巧妙之處,如同合成配方一般,這些還要再回去翻閱古籍記錄,或是從傳說中拼湊,不能急於一時。
他把話題轉回了正軌,向霧原秋問道:“貴人是打算舉行某種儀式來完成‘築根’?”
霧原秋點頭道:“是有這想法,還請太公助我一臂之力!如需報酬,請儘管直言。”
他還是希望可以優先在壺中界裡進行這種活動,不然在另一個世界,萬一來點“神蹟”之類的東西,他可堵不住幾十人用至上百人的嘴巴,而要是黃太公覺得不行,他再考慮去借三知代的儀劍,嘗試另一種方法,只是那種方法細想想可能成功率很低——透過三知代回憶,她自己在家獨立完成劍舞或儀軌,要幾十次才能碰巧略有所感,還只是能更好的感應到自身情況,有所收穫,大部分是在參加喪葬禮或是神社祭典的時候。
湊人頭這一步應該是必不可少的。
黃太公沒有拒絕的意思,霧原秋本來對狐村就十分重要。他含笑道:“貴人說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