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 (第1/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頁浞質奔浜突�帷U庖徽趟淙淮蚴ぃ�墒欽婀喚男業牧恕薄�
運氣特別照顧元璋,他怕察罕帖木兒的兵威,正接洽投降,察罕被刺殺了。擴廓準備南征,又和孛羅帖木兒搶地盤,打得難解難分。陳友諒第一次約張士誠夾攻,張士誠遲疑誤了事。第二次張士誠圍安豐,陳友諒不取應天而圍南昌,又被流矢射死。上天真是太眷顧了!他這樣想著,越想越有理,再發展下去,就想成“天命有歸了”,從此一心一意秉承上天的付託,作長遠的廣大的計劃同上。計劃的第一步是稱王,稱王是不成問題的,小明王在保護之下,寫一道聖旨派人送去蓋印就成。問題是稱什麼王呢,張士誠在九月間已經自立為吳王了,應天正是孫權吳國的都城,而且幾年前民間就有一個童謠說:“富漢莫起樓,貧漢莫起屋。但看羊兒年,便是吳家國。”為著這句話,非稱吳王不可。龍鳳十年(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正月,元璋自立為吳王,設定百官,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常遇春俞通海為平章政事,立長子標為世子。釋出號令,用“皇帝聖旨,吳王令旨”的名義。同時有兩個吳王,民間叫士誠作東吳,元璋作西吳。軍隊服裝原先只是用紅布作記號,穿的五顏六色,也給劃一了。規定將士戰襖戰裙和戰旗都用紅色,頭戴闊簷紅皮壯帽,插猛烈二字小旗。攻城系拖地棉裙,取其虛胖,箭射不進去。箭鏃開頭是銅作的,現在疆土廣了,有了鐵礦,改用鐵的。並且大批製造鐵甲、火藥、火銃、石炮,武器越發犀利耐用。
二月,元璋親率水陸大軍徵武昌,陳理請降,立湖廣行中書省。到年底,友諒疆土,漢水以南,贛州(今江西贛縣)以西,韶州(今廣東曲江)以北,辰州(今湖南沅陵)以東,都為元璋所有,夠得上說是“廣土眾民”了。
。。
二 取東吳(1)
陳友諒兵強地廣,雄踞長江上流,用獅子搏兔全力,要吞併朱元璋,結果反被消滅。西線無戰事了,元璋的第二個目標,便是東吳張士誠。
元末群雄,分作兩個系統:一是紅軍系,一是非紅軍系。紅軍系分東西兩支,東支以淮水流域作中心,小明王是東支的共主,郭子興是濠、泗、滁、和一帶的頭目,子興死,朱元璋代起,日漸強大。西支以漢水流域作中心,從徐壽輝到陳友諒,以及壽輝部將割據川陝的明玉珍。非紅軍系如東吳張士誠,浙東方國珍。紅軍繫有政治目標,有民族思想,和蒙古政府無法妥協,勢不兩立(當然,這只是指領導的集團而說,朱元璋的動搖、投機,乃由於他不但不是領導集團的人,而且根本對革命沒有明確的認識)。非紅軍系便不同了,起事的動機是個人,無原則,也無終極的目標,蒙古政府招撫的條件合適就投降,不滿意再背叛,每反覆一次,地位就更高,地盤更擴大,向蒙古政府討價錢的資本也愈大。
張士誠反反覆覆,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請降,元淮南江北行省授以官職,不久又反。十四年自稱誠王,國號大周。十七年八月又降元朝,授官太尉。元朝招降士誠,是為了糧運,大都缺食,支援不下去。幾年來元江浙右丞相達識帖木兒,千方百計派人勸士誠歸附,一直到士誠西線連失長興、常州、江陰常熟等重要軍事據點,弟士德為元璋所擒(士德有勇有謀,禮賢下士,幫助士誠創基立業,被俘後,秘密帶話勸士誠降元,被殺),東邊苗軍楊完者在嘉興,也不好惹,士誠兩面受敵,才不得已受元朝官爵陶宗儀輟耕錄二十九,元史達識帖木兒傳,忠義傳。。達識帖木兒作主,士誠出糧,方國珍出船,接濟大都。兩人心裡都懷著鬼胎,一個怕方國珍吞沒糧食,一個怕船出海去了,張士誠乘虛進攻,互相猜疑。達識兩面解釋,費了多少事,從二十年到二十三年算是每年運了十幾萬石。楊完者軍隊紀律極壞,仗著有兵,不聽達識約束,達識和士誠暗地定計,攻殺完者,苗軍將士大部投降元璋。完者一死,達識沒有軍隊支援,政權也跟著失去了,事事受士誠挾制。士誠名雖為元,一意擴充地盤,接收苗軍防區,逐出稱雄淮西的趙均用,六七年功夫,疆域南到杭州、紹興,北到濟寧(今山東濟寧),西達汝、穎、濠、泗,東邊到海,有地二千餘里。二十三年九月又立為吳王,毒殺達識,元朝徵糧,再也不肯答應了。
士誠所佔地方是糧食產地,又有魚鹽之利,人口眾多,最為富庶。他生性遲重,不多說話,待人誠懇寬大,沒有一定主見,大將大臣們都是當年兄弟,有福同享,作錯事打敗仗,不忍心十分責備。大家都蓋大房子,修園池,養女優,搜古董,成天宴會歌舞,懶得管事。甚至出兵時,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