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股票的購買應該一個接一個的進行,這是關鍵。我真的相信虛假資訊和其他因素再次聯合起來導致毀滅性風暴的可能性幾乎沒有,因此我們不該避開對最大機會的研究與投資。
因為知識是恐懼的解藥,如果你馬上要購買那些過往記錄很有限的新上市股票或其他股票,那麼最後為你創造大錢的肯定是知識,而不是市場時機的判斷和情感。這就是我在家得寶、思科、微軟等公司股票上的經歷。
從2000年泡沫中得到的教訓(2)
最常見的是,人們為快錢而投資新上市股,然後遇到一點不穩定就逃之夭夭了。戴爾、微軟、家得寶、思科,還有許多其他公司最初的許多投資者都是這樣。那些情感超過知識的投資者常常就是這樣失去了那些本能讓他們賺100倍、200倍,甚至更多的錢的股票。記住,要讓七步法則……尤其是其中的耐心,作為你的嚮導。
1988年,戴爾以美元的價格上市。我在它上市時就投資了,並且隨後在其下滑時都有增倉。大約18個月之後,戴爾股票跌至5美元左右,人們開始情緒化,並大量賣出。在這個價格水平買入並持有的股票,經歷7次拆分和16年之後,於2004年收盤達到768倍的收益。
安進公司於1983年上市,我買了。這對我們許多人來說都是對技術投資的開始。安進代表了發展方向。在那個時代,沒有什麼比網際網路更確定,事實上大多數股票都不是網際網路股票。安進股票在1984年跌破1美元(拆分調整),持懷疑態度的人都丟擲了,然後以7年的時間上漲了100倍。隨後又漲了6倍。這就是10多年後成熟投資者對待早期網際網路的心理(包括買空和賣空的人)和做法,但生物技術不是狂熱,並且許多公司,甚至包括剛起步的公司,都發展出了比20世紀90年代的大批網際網路公司做得還要好的經營模式。所以對生物技術股而言,收益是巨大的,而且沒有崩盤一說。生邁公司是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在1984年末經調整後價格為美元,後來經過7年漲了95倍;另一家生物技術公司健贊僅用3年的時間就漲了9倍,然後在20世紀90年代又漲10倍。
例子還有很多,但你已經明白了:激進的投資者看著有創新、有價值的好公司在很短的時間裡反覆創造鉅額收益。個人電腦、半導體和軟體的出現又為此提供了更多的例證。我也經歷了Informix這家資料庫管理軟體公司僅用1年半的時間便從美元的調整價漲到36美元的過程。
教訓四
狂熱可以加劇個股的購買。狂熱之下的情感和知識匱乏是顯而易見並且可以理解的,只要看看一隻或幾隻股票中發生的情況就可以明白了。整個股市中的普遍狂熱通常很少見,狂熱主要發生在個股上。
泡沫在2000年春慢慢破裂的時候,KK甜甜圈上市了。許多人都醉心地認為從來沒有什麼甜甜圈像KK甜甜圈這麼好吃。同時它也有很特別的形象。這種甜甜圈的發售是限量的……有點短缺的意思。所有這一切讓它的股票像“邪教”股一樣有吸引力。
發行後,這隻股票立即飆升並保持增勢,其價格收益比超過了100倍,達到了生物技術或網路公司的水平。但是,儘管整個市場越來越不景氣,KK甜甜圈卻是越來越受歡迎。公司與收益同時快速增長,發售網點也在不斷增加。
不過,公司收益最終陷入困境,其股票也像衰落的網路公司一樣,把早先創造的收益全部一掃光,讓後來的購買者損失巨大。我比較早地賣掉了我的股票,賺了很多。然而,我也確實被其他投資者指責為被高位價格收益比嚇怕了。這不是我賣出的原因;當然我也保持了收益,尤其跟那些持有時間更長的投資者相比。我知道KK甜甜圈不能維持其快速增快新店的速度,也不能一直都有很好的位置。沒有哪家餐館能夠以快得扭曲的速度增開新店並且一直能夠找到好的店面位置。比較垃圾的位置對未來的增長而言可以說是禍害。更有甚者,KK甜甜圈對短期的成績過於飢渴,無論超市、加油站,或者其他什麼地點它都要納入銷售網點,不久便導致自己與自己競爭的下場。
它的經營模式和戰略的拙劣,不是餐館分析師也能一眼看穿,並且還能看出它必將關閉許多店鋪,遭遇收益問題。最後,同樣重要的是,這個甜甜圈的製造者們很快就自己抹掉了缺貨的光環,因為它沒用幾個月的時間就從幾家店鋪擴張到全國範圍內的無數店鋪。
對這個案例而言,常識等於(或優於)餐館分析師。你可以看出這就是狂熱,因為多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