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 (第2/4頁)
你妹找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子當時記住了,把考試應付過去了,但用不了多長時間,這種記憶就會消失。所以,這種“臨時抱佛腳”式的學習方法並不是科學的學習方法。
對於七八年級的孩子來講,提高“回頭率”的方法不僅是科學的,而且確實是一種很不錯的學習方法。雖然七八年級的科目要比小學時明顯增多了,但只要孩子學會合理地安排時間,他們絕對有時間來“回頭”複習這些文科科目。
並且,如果老師講過的知識孩子能夠做到及時複習,這些“回頭”複習的過程並不會浪費他們太多的時間。
一個成績很出色的孩子是這樣做的:
每天晚上,除了把老師留的作業做完外,他還會預習明天的功課、複習白天老師所講的內容。但與其他孩子所不同的是,他的“複習”這一動作是在被窩裡完成的。
他先不看書,而是躺在被窩裡回想白天老師所講的內容,當白天所學的知識在頭腦中呈現出一個大致的框架時,他再翻開書,把細節的內容看一遍,然後就可以安心地睡覺了。
第二天起床之前,他會早醒十幾分鍾,把昨天以及前幾天老師所講的內容再複習一遍。由於複習的遍數多了,這次複習往往用十幾分鍾就夠了。
總體來說,對於文科科目的學習來說,家長最科學的做法就是,真正讓孩子瞭解人的遺忘規律,並讓他們瞭解及時複習與重複複習的重要性,引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方法三:引導孩子掌握記憶的技巧
文科學科學習的基礎是記憶。說到“記憶”,這也正是很多家長經常問我的問題:記憶力人人都有,背書、記知識等行為人人都會,在同一位老師的教學下、用同樣的時間學習,為什麼我們家孩子的文科成績就是沒有別人好呢?
按照一般的道理來講,文科學科的學習無非就是背背、記記,只要孩子下工夫背了、記了,那孩子們的成績是不會有太大差距的。然而事實卻不符合這個一般道理,孩子們的文科科目的成績不但存在的差距,而且會呈現出參差不齊的狀況。
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其實,確切地講,這是由於孩子記憶效果的差距造成的。文科科目學習的基礎是記憶,但記憶的效果才是衡量孩子成績的唯一標準。而孩子的記憶效果如何,更多地取決於他們是否掌握了記憶的技巧。
在多年的教學過程中,我總結了很多記憶的技巧,其中對文科科目的學習有幫助的記憶方法有以下幾種:
1.聯想記憶法。
也許家長都會有這樣的體驗,單純的一句話很容易忘記,但如果在記憶這句話時,能看到相關的圖片或小故事,這句話很快會被記住,並且這種記憶會很牢固。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這表現了記憶的一個原理:有意義的知識是很容易記憶的。在這些七八年級孩子的心目中,政治、歷史、地理等科目都是一些死記硬背的科目,都是沒有意義的。因此,在孩子記憶這些科目的知識時,家長要引導孩子賦予這些知識以更多的意義。
例如,一個孩子是這樣記憶“富士山是活火山”這句話的:
他由“富士山”聯想到了“富士蘋果”,因為富士蘋果是紅色的,他由“紅色”又聯想到了“火”,於是,“富士山是活火山”這句話因為聯想就變成了這樣一個記憶鏈:富士——富士蘋果——紅——火——火山。
可以想象,在這個記憶鏈的幫助下,也許這個孩子永遠都不會忘記“富士山是活火山”這句話了。
2.概括記憶法。
如果孩子需要記憶的內容很雜亂,條目很多,並且沒有什麼規律可言,這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先抓住要點,然後再把次要的知識連起來一起記,這種方法就叫做概括記憶法。
例如,一個孩子是這樣記憶《辛丑條約》的主要內容的:
《辛丑條約》條約的主要內容可以歸納為:(1)清政府賠款白銀四億五千萬兩;(2)清政府保證嚴禁人民的反抗鬥爭;(3)允許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駐兵;(4)修建使館,劃分租界。
這個孩子把這四點概括為“錢”、“禁”、“賓”、“館”四個字,然後透過諧音法把這四個字記憶為“前進賓館”。用這個方法,很長的一個條約內容,孩子很快就會記住了,並且在這種記憶法下記住的知識,是輕易不會忘記的。
3.分類記憶法。
在歷史這一科目中,最讓孩子們頭痛的問題就是那些年代知識點了。這些知識點沒有任何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