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制日貨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校園的一個地方走到另一個地方的時候,似乎是出於一種直覺,因為我們已經這樣做過很多次了。我們會誤認為,對方會準確理解我們的話。我們的感知和溝通密切相關。
基於新情境的感知。儘管過去的經驗是我們詮釋環境的基礎,我們一定要謹慎,不要讓它阻止我們在新的情境或事件中發現新的意義。例如,和一位醫生有著不愉快的經歷,並不意味著和另一位醫生一定有相同的經歷,有效的溝通者會把以前的經歷視為教訓,在提出更多的問題、做更多的調查之後再下定論。
有效的溝通者知道,不管資訊的來源或形式如何,只有經過詮釋,才會具有意義。然而,有效的溝通者也知道,詮釋是建立在接收資訊者經歷的基礎之上,不同的人接收相同的資訊,會對資訊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資訊表達什麼意思,會導致什麼結果,能推出怎樣的結論等。我們每個人都透過個人的“鏡頭”或“過濾器”,或者我們看待自己的方式來感知這個世界。因此,我們永遠不可能用和別人完全相同的方式去看待一條河、一棵樹、一座山、一個人或一件事,也不會用相同的方式去傾聽或者解釋